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常见问题与技术解决方案山东省气候中心王栋成2013年11月1产污环节分析和评价因子识别2污染控制措施3源强和源参数的确定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构建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常见问题与技术解决方案1.1产污环节分析常见的主要问题①未实地调查或类比同类工程,产污环节与实际不符②对现有、已建工程无组织排放源问题排查不全、整改措施不到位;对拟建工程仅分析运营期,遗漏施工期或退役期无组织源③工艺流程图只给有组织源产生节点,忽视无组织源④对项目的无组织排放特点把握不准,遗漏主要设施、单元或区域的无组织源1.2产污环节分析解决方案①类比基于行业特征、同类项目无组织排放特点进行调查、类比,应具可比性②时段如现有工程、在建工程、拟建工程;施工期、运营期、退役期;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与事故工况等。对现有、已建工程必须查找存在的无组织排放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及投资预算③流程以工艺流程和物料走向为主线,绘制完整的工艺污染流程图并标明无组织源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种类④区域结合总图、工艺流程图,按物料走向的全流程,分设施或装置、单元或工序工段、车间、区域或不同厂区等,汇总划分各无组织源区域归属、布局和准确位置1无组织排放的产污环节分析和评价因子识别1.2产污环节分析解决方案⑤物质按主体工程、公用和辅助设施、环保设施等,调查每一物质的工艺走向、控制条件、产排节点、物料组分及成分、理化与毒理学性质及物料平衡、物料损失率等⑥措施密闭控制、集气措施的有效性是涉及到无组织源识别的关键因素。如压力罐、全封闭煤场、全密闭集气装置等一般可不考虑,而对石化项目储罐、装置区、废水处理场等则必须分析无组织排放1.1产污环节分析常见的主要问题⑤对工程涉及物质及其组分、污染影响分析不到位,遗漏特征污染因子⑥对无组织排放治理措施及其效果判断有误,无组织源识别出现偏差1.1评价因子识别常见的主要问题漏项尤其是特征污染物,导致监测和预测因子缺失,无组织排放评价内容不完整1.2评价因子识别解决方案基于产污环节分析和污染因子识别,结合区域环境特征,依HJ2.2规定筛选确定无组织排放评价因子(包括常规、特征污染物),应给出能够反映项目特点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清单。通常,国家标准规定的、毒性较大、排放量较大、复合类污染物、现有工程涉及到的污染物,应作为项目的无组织排放评价因子◆案例一:某红薯粉条生产项目----工艺流程分析有遗漏共6条生产线,每一条线均配置独立的NH3制冷系统。原报告书未能调查给出这一辅助工程工艺流程,也就未能分析出NH3的在线量、年消耗补充量,因而遗漏了NH3的无组织排放量及相关评价内容◆案例二:某石膏矿开采和加工项目----类比分析调查有误通常的环评文献中,均关注粉尘的无组织排放的产生、治理,石膏堆存、装卸及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粉尘;但有的地区石膏矿中(卤水矿)赋存有一定量的H2S等气体,随矿井排风废气及石膏堆存、石膏粉加工等过程将排放到环境空气中,造成恶臭污染,则该项目的评价因子必须还应包括H2S、臭气浓度◆案例三:某1万吨四氢呋喃项目----物质、流程、区域、措施识别有误(1)对四氢呋喃的理化性质、毒理学性质分析不透沸点较低(65.4℃)、易挥发、低闪点易燃。其环境质量标准较为严格,前苏联车间100mg/m3、居住区最大0.2mg/m3;其排放标准可采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法确定(2)未按工艺流程和物料走向一一分析四氢呋喃可能的排放环节对于四氢呋喃的常压催化(温度大于95℃),则出催化塔顶的四氢呋喃应是气态而非混合液态!不凝气去向应给出;对于四氢呋喃提纯汽化、0.5%盐水喷淋、循环萃取工序,也存在不凝气的问题?加热釜精馏塔顶、分子筛汽化再生也有不凝气。如何确保这些不凝气全部回收不外排?(3)未对区域、措施进行全面分析,遗漏主要无组织排放环节缺少关于净化提纯工序4个四氢呋喃罐(3m3)功用及密封措施分析,成品四氢呋喃如何至成品罐(300m3)及装桶工序,罐储、桶装密封措施分析,装置区、储存区无组织排放核算及控制措施分析评审意见:补充四氢呋喃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