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右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吉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分(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此实验证明了()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做原料【解析】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结果好氧菌集中分布在叶绿体受光部位的周围,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B2.(年衡水高一检测)做色素层析实验时,滤纸条下端剪去两个角的目的是()A.减少接触面B.减少层析液浪费C.加快分离速度D.使滤纸条两侧与中央色素扩散速率相等【解析】液体在滤纸条上扩散时边缘扩散得快,为了形成平直的色素带需要将滤纸的两角剪掉,使其扩散速率相同。【答案】D3.(年马鞍山高一检测)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叶绿体的内膜上C.叶绿体的基质中D.类囊体膜上【解析】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由内外两层膜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答案】D4.绿色植物的叶片大多数是绿色的,原因是(多选)()A.绿叶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进行光合作用B.绿叶较少吸收绿色光,较多反射绿色光C.绿叶色素中叶绿素含量约是类胡萝卜素含量的3倍D.绿叶吸收各种颜色的太阳光,再释放出绿光【解析】一般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多,并且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光较少被吸收,而被大量反射,因此人们会感觉到叶片是绿色的。【答案】BC5.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实验改进时,先采用沸水冲烫菠菜叶,再进行研磨萃取,能得到更浓更绿的色素提取液。在家庭烹调青菜时,高温爆炒比闷煮容易保持青菜的原色即翠绿。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多选)()A.沸水冲烫菠菜叶引起脱水,色素被浓缩B.沸水冲烫菠菜叶有助于研磨充分,色素完全释放C.沸水冲烫能使分解色素的酶失活,色素损失少D.菠菜叶色素耐高温而不耐低温【解析】常温下色素分解属于酶促反应,时间越长,分解率越高,酶在较高温时迅速失活,色素分解速率下降,而色素本身对较高温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不易分解。【答案】ABD6.(年广州模拟)如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解析】新鲜叶片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乙),其次是叶绿素b(甲),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丁),丙是叶黄素。光合色素提取时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颜色变黄是由于叶绿素(甲+乙)含量少于类胡萝卜素(丙+丁)。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B7.叶绿体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DNA和RNA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色素D.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解析】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基粒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因此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说叶绿体内不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答案】D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普遍分布在植物细胞的整个细胞中B.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C.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D.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解析】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一般地讲,叶绿体分布在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