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抑郁药研发进展心得VIP免费

抗抑郁药研发进展心得_第1页
1/22
抗抑郁药研发进展心得_第2页
2/22
抗抑郁药研发进展心得_第3页
3/22
抗抑郁药的最新研发进展Thelatestresearchprogressofantidepressants目录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抗抑郁药的研发进展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抑郁症的现状1抑郁症的现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抑郁症患者日趋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抑郁症的患病率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1%,目前该疾病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专家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会上升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常出现自杀冲动,是世界上最易致残的疾病之一。“抑郁”了就是“抑郁症”吗?一般抑郁状态,指的是人的一种短暂的消极情绪状态,如郁闷、忧伤、沮丧、缺少快乐、心情不佳等。与抑郁症明显的区别在于,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就是说,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或情境引发了抑郁情绪,随着时过境迁,抑郁情绪就会淡化和消失。抑郁症,是指一种以情感持续性低落为基本特征的内源性精神病。其主要症状特点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言语行为的减少和伴随的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有的患者有自杀倾向,但他们并不害怕死亡。还有的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因此,开发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的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制药研发者共同追求的目标。2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单胺假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假说神经递质受体假说免疫系统异常假说受体后假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神经激肽假说“单胺假说”是目前大多数人都接受的理论,即认为抑郁症与脑中单胺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减少有关。单胺递质的减少常常会导致情绪低落、身体动力下降、食欲等的改变,引起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多巴胺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NE和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NTs)浓度而起效。去甲肾上腺素单胺递质研究认为,病人表现的单胺递质的缺乏是不一样的:NE递质缺乏DA递质缺乏5-HT分泌不足两种或多种神经化学介质分布不平衡因此,抑郁症患者不可盲目使用抗抑郁药。3抗抑郁药的研发进展抗抑郁药的研究史传统的抗抑郁药新型的抗抑郁药3.1抗抑郁药的研究史1偶然发现,抗结核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异丙异烟肼具有提高患者情绪的作用,于是开始应用该药治疗抑郁症。50年代初期2紧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被公认为第一代抗抑郁药,当时一度作为抗抑郁首选药。3以吗氯贝胺为代表的可逆性MAOI,基本上已无以上这些“不可逆性”MAOI的缺点,不良反应少,其抗焦虑及抗抑郁都有明显效果,重新受到临床重视。50年代后期80年代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及特异性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NSSA)。80年代后期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是某些肼类和非肼类化合物,它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单胺降解减少,促使突触部位的单胺含量增多,产生抗抑郁作用。这一药物曾广泛应用,不久因为出现与某些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症状;而且对肝脏的药物代谢酶也有抑制作用,引起肝脏中毒,副作用较多,目前已不再广泛应用。作用机制副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时间最长,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简言之,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单胺递质(主要为NE和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单胺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阻断多种递质受体,如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青光眼加剧、记忆功能障碍;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可能出现加强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反射性心动过速;阴断组胺受体,可出现加强中枢抑制剂作用、镇静、嗜睡、增加体重、降低血压;阴断多巴胺受体,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内分泌改变。副作用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抑郁药研发进展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