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左心衰竭:(1)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高血压急症(4)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5)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生期心肌病(6)严重心律失常根据急性心衰的病因、诱因、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特征作出的分类,便于理解,也有利于诊断和治疗。2.急性右心衰竭3.非心原性急性心衰:(1)高心排血量综合征(2)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3)严重肺动脉高压(4)大块肺栓塞等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急性重症心肌炎;(3)围生期心肌病;(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1)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2)高血压危象;(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4)主动脉夹层;(5)心包压塞;(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1.基础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和表现:老年人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而在年轻人中多由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致。2.急性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原来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明显降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min,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的最早期征兆。3.急性肺水肿: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min;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音和哮鸣音。啰4.心源性休克主要表现为:(1)持续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幅≥60mmHg,且持续30min以上。(2)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①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出现紫色条纹;②心动过速>110次/min;③尿量显著减少(<20ml/h),甚至无尿;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mmHg,可出现抑制症状如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3)血流动力学障碍: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心脏排血指数(CI)≤36.7ml·s-1·m-2。(4)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常规实验室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也是心衰临床诊断上近几年的一个重大进展。临床意义:(1)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BNP<100ng/L或NT-proBNP<400ng/L,心衰可能性很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BNP>400ng/L或NT-proBNP>1500ng/L,心衰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BNP/NT-proBNP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衰的可能性。(2)心衰的危险分层:有心衰临床表现、BNP/NT-proBNP水平又显著增高者属高危人群。(3)评估心衰的预后:临床过程中这一标志物持续走高,提示预后不良。1.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分级症状与体征Ⅰ级无心衰Ⅱ级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音,占肺野下啰1/2,可闻及奔马律,X线胸片有肺淤血Ⅲ级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音遍布两肺(超过啰肺野下1/2)Ⅳ级心原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90mmHg)、紫绀、出汗、少尿2.Forrester分级: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Ⅰ级无肺淤血,无组织灌注不良II级有肺淤血III级无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Ⅳ级有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3.临床程度分级适用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级皮肤肺部音啰Ⅰ级干、暖无Ⅱ级湿、暖有Ⅲ级干、冷无/有Ⅳ级湿、冷有基础心脏病史、心衰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胸部X线检查改变、血气分析异常(氧饱和度<90%)、超声心动图考虑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初步诊断(拟诊)BNP/NT-proBNP明确诊断,并作出心衰分级、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因初始治疗有无正常异常进一步治疗治疗目标1.控制基础病因和矫治引起心衰的诱因2.缓解各种严重症状3.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收缩压≥90mmHg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5.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