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原理VIP免费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原理_第1页
1/47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原理_第2页
2/47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原理_第3页
3/47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及试剂原理1.细菌与培养有关的生理结构。1.1细胞壁(cellwall)主要成分:肽聚糖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有15-50层肽聚糖,厚20-80nm,组成三维立体框架,结构坚固致密。革兰氏染色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有1-2层肽聚糖,厚10-15nm,不能形成三维结构。但在肽聚糖之外,有G-特有的结构-外膜。革兰氏染色红色。1.2细胞膜(cellmembrance)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住细胞质,结构为平行的磷脂双分子层,其中镶嵌有多重蛋白质,大多为酶类和载体蛋白。功能:物质转运呼吸分泌生物合成胞质周围间隙:G-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间。此处聚集了若干种胞外酶,主要是水解酶。1.3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糖、无机盐等。细胞质含有多种酶系统,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RNA的场所。细菌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都在胞质中进行。1.4核蛋白体核蛋白体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链霉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30s亚基结合;红霉素能与50s亚基结合,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杀灭细菌。2.细菌的物理性状细菌虽小,也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原料,获得能量,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同时排出废物,完成新陈代谢,从而得以生长繁殖。-表面积葡萄球菌直径约1um,则每立方厘米的表面积可达60000cm2.一般生物体直径约1cm,则每立方厘米体积的表面积只有6cm2.-带电现象PH>PI(带负电)PH=PIPH0.碳源(约占干重50%):碳源是细菌合成菌体成分和获得能源的主要来源。培养基碳源的供应主要来自糖类(C.H.O)、有机酸、醇类和脂类。氮源(约占细胞干重的12%-15%):构成重要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主要元素。氨基酸异养型-需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为氮源;培养基中的氮源主要来自蛋白胨、氨基酸以及动、植物组织浸出液。氨基酸自养型-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要的氨基酸---菌体蛋白(SCP或食用菌)无机盐:参与构成菌体成分: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与酶活性有关。其中P、K、Na、Mg、S、Fe等需要量较多(K2HPO4、MgSO4);Cl、Mn、Zn、Co、Cu等只需微量。生长因子:许多细菌的生长还必需一些其自身不能合成的生长因子,主要是B族维生素(硫胺素VB1,核黄素VB2,泛酸VB3,吡哆素VB6,烟酸VB5,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细菌摄取营养的机理:1.单纯扩散被动吸收2.促进扩散(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渗透酶)3.主动吸收(耗能,通过膜上载体蛋白)4.基团转位(耗能,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前后溶质分子改变)环境条件:5.PH值:大多数细菌生长最适酸碱度为中性或弱碱性即PH7.2-7.6。在此PH时,细菌的酶活性最强。考虑培养基成分对PH的调节能力(PH的内源)。6.1.1借助磷酸盐缓冲溶液(K2HPO4和KH2PO4)7.1.2以CaCO3作“备用碱”进行调节。8.2.渗透压(由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或离子的数量决定)与细胞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溶液最适宜微生物的生长,高渗透溶液则会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9.低渗溶液则会使细胞吸水膨胀,形成很高的膨压。10.水活度(aw):表示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11.氧(氧化还原电势):需氧菌利用分子氧作为最后受氢体以完成呼吸作用。厌氧菌则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12..二氧化碳:一般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都需要CO2.13.温度:细菌生长的温度极限为-7_90度。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人体温度37±2℃.4.细菌分类检测原理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生物检测培养基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