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的评估(一)常见症状的评估(一)发热与呼吸困难发热与呼吸困难发热发热(Fever)内容一、定义一、定义二、正常体温、生理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二、正常体温、生理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四、发生机制四、发生机制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六、会谈、观察要点六、会谈、观察要点七、参阅辅助诊断资料七、参阅辅助诊断资料八、相关护理诊断八、相关护理诊断本讲重点掌握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与会谈观察要点。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与会谈观察要点。熟悉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与发热相关的发热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与发热相关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了解了解正常人体温及其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及其生理变异。一、定义发热发热(fever)(fever)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围内。致热源(致热源(pyrogenpyrogen)作用)作用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fever)。。二、正常体温、生理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病理性体温变异(一)正常体温:(一)正常体温:36-37℃36-37℃左右左右(二)体温的生理变异:(二)体温的生理变异:24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围一般<1<1℃℃下午下午剧烈运动、劳动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进餐后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高温环境高温环境年龄年龄(三)病理性体温变异(三)病理性体温变异11、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infectivefeverinfectivefever))各种各种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2、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noninfectivefever))((1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手术、烧伤等)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手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致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22)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33)内分泌代谢障碍)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重度脱水如甲亢、重度脱水((44)皮肤散热减少)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5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中暑、脑出血、安眠药中毒中暑、脑出血、安眠药中毒等等((6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三、发生机制(一)致热源性发热(一)致热源性发热11、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pyrogenexogenouspyrogen))22、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endogenouspyrogen)(二)非致热源性发热(二)非致热源性发热产热产热散热散热(一)致热源性发热(一)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发热发热通过激活中性粒细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透过血脑屏障)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部分非感染部分非感染性发热性发热(二)非致热源性发热1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出血出血炎症炎症22、产热过多的疾病、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甲亢33、散热减少的疾病、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