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236-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5月第8卷第21期WorldHealthDigestMedicalPeriodieal例(男185例,女147例);年龄分布0~14岁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1.2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3ml,待血清析出后3000rpm常温离心10min。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赛乐迪亚-麦克Ⅱ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吸取血清后按要求加入血清稀释液和明胶颗粒,设立阴、阳性对照,混匀后置室温3h,观察结果,效价≥1∶40为阳性结果。2结果2.1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抗MP-IgM检测情况332例患儿中,血清抗MP-IgM阳性143例,阳性率为43.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7.8%(70/185),女性阳性率为49.7%(73/147)。2.2不同年龄患者血清抗MP-IgM检测情况我们将332例患儿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计算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小于1岁、1~3岁、4~6岁、7~14岁年龄段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18.6%(8/43)、41.9%(83/198)、56.3%(36/64)、59.3%(16/27)。其中4~6岁和7~14岁组别的阳性率高于0~1岁、1~3岁组别的患儿。2.3不同疾病患者血清抗MP-IgM检测情况在不同疾病检出阳性率中,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阳性率分别为46.2%(18/39)和49.5%(46/93),高于肺炎患者的37.3%(57/153)阳性率,表明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3讨论近年来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并有流行趋势,临床重症病例和肺外并发症常有发生。MP起病隐匿,临床表现、X线征象均缺乏特异性,只能通过实验室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别诊断、确诊[1]。目前临床多用MP抗体检测,而对MP急性感染诊断当属MP-IgM检测[2]。MP-IgM是机体被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一般在感染第1周末可出现,3~4周达高峰,2~4个月消失。本论文就是采用检测MP-IgM抗体的体外诊断方法,该试剂用肺炎支原体(Mac株)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制成,通过致敏粒子与人血清中的MP抗体发生凝集反应,来检测患儿的肺支感染情况。MP感染发病率在婴幼儿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汤文红等人的研究表明,MP感染可在幼儿园或学校引起小范围的流行。既往一般认为MP感染无显著性别差异,但有明显年龄差异,以4~20岁为最易感年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32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为43.1%,说明MP已成为引起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中4~6岁、7~14岁年龄段的阳性率高达56.3%和59.3%,高于0~1岁和1~3岁幼儿的阳性率,说明在4~14岁的儿童为肺支的最易感年龄,这一结果与陆权、陆敏等人的统计相一致。但是国内学者调查表明,MP感染无性别差异,而本组资料显示,肺支感染率女孩高于男孩,其差异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不同疾病检出阳性率中,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阳性率高于肺炎患者,表明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上感和支气管炎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参考文献[1]谭笑红,何静玲,崔奕文等.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常用方法比较.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12.[2]陆权.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及临床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3.【摘要】目的分析颈静脉球高位在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颈静脉球高位诊断中的价值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患者20例颈静脉球高位的薄层CT影像。男8例、女12例。结果发现单侧静脉球高位者多,双侧颈静脉球高位少。单侧16例,双侧4例。在多层螺旋CT山,病变显示更清楚,解剖位置更明确。其中颅底CT增强后,颈静脉高位显示更良好,更精确。MSCT上,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颈静脉球高位的解剖部位,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结论MSCT通过不同的方法、直观、详细地显示颈部静脉球高位的解剖部位与周围的关系。以方便耳部手术;中、后颅窝手术等应用。【关键词】颈静脉球高位多层螺旋CT诊断多层螺旋CT在颈静脉球高位诊断中的优势张秀春刘旭田霞万颖王亚新(黑龙江七台河市人民医院CT室154600)【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236-02颈静脉球(孔)位于颅后窝。其前方有内耳门,内耳门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通过。颈静脉球(孔)内有颈内静脉、舌咽、迷走、副神经统统,该孔与乙状窦沟和横窦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