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危重症医学科赵丽敏赵丽敏22机械通气肺通气肺换气一种脏器功能支持手段替代“呼吸肌肉”功能,非“肺脏”功能主要内容呼吸机应用范围各种原因的心肺复苏药物或毒物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如脑水肿、颅内高压、重症肌无力、破伤风等。肺部疾病,如肺水肿、ARDS、肺部外伤等。循环紊乱,如急性肺水肿、体外循环术后等。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肌麻痹。5机械通气目的和目标改善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缓解急性呼吸酸中毒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氧耗纠正呼吸肌疲劳改变压力-容积关系预防和纠正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预防进一步的肺损伤促进肺和气道的康复避免并发症呼吸机使用的适应症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减弱。严重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大汗淋漓、抬肩、张口、叹息样呼吸等)伴鼻塞或鼻导管给氧PaO2尚不能维持大于60mmHg。慢性Ⅱ型呼衰伴肺性恼病。呼吸道分泌物多且引流不畅所致低氧血症。胸部手术后有或可疑有肺不张致严重低氧血症。体外循环术后。严重胸部外伤后胸部完整性破坏、连枷胸、反常呼吸等呼吸生理指标正常成年人的主要呼吸生理指标见表项目正常范围潮气量(VT)7-10ml/kg呼吸频率(f)12-20次/分每分通气量(VE)6-10L/kg最大吸气负压(PImax)﹣100--75cmH2O﹣动脉血氧分压(Pa02)>8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氧合指数(PaO2/FiO2)>400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任何一项标准时,即可考虑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者肺活量<10—15ml/kg者最大吸气负压绝对值<25cmH2O﹣者PaO2小于正常值1/3PaCO2>50mmHg,且持续升高,或出现精神症状者氧合指数<300者呼吸机使用的禁忌症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容量未补足之前(相对)。严重肺大泡和未经引流的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咯血后,气道未能通畅。心肌梗塞时尽量不用。肺组织无功能。支气管胸膜瘘。对机械通气缺乏引用知识或对呼吸机性能不了解。呼吸机的组成气源(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高压氧气)和气体混合气。参数调节面板。湿化和雾化器。重要参数报警装置各种回路的管道及连接12容量控制与压力控制的区别•容量控制通气–容量可控,但压力不可控–应用于自主呼吸稳定、气道阻力增加的患者•压力控制通气–压力可控,但容量不可控–人机协调性较好、改善气体分布14临床常用的通气模式辅助/控制通气(A/C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辅助/控制通气(A/CMV)应用•中枢或外周驱动能力很差者•为心肺功能贮备较差者提供最大呼吸支持,减少氧耗•需过度通气者,如闭合性颅脑损伤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间歇给予指令通气,每分钟指令通气频率相同•指令通气可与自主呼吸同步(触发窗)•间歇指令通气之间为自主呼吸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的应用•应用于撤机阶段–逐渐降低指令通气频率•常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合用–克服自主呼吸的阻力压力支持通气(PSV)•自主通气模式–自主呼吸参与整个通气过程–病人自主调节潮气量、吸气时间、吸气流速、呼吸频率–人机协调性优于其它模式–利于呼吸肌肉功能的恢复•潮气量随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和主观的用力程度而改变压力支持通气(PSV)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呼吸中枢驱动稳定者•可应用于撤机阶段–逐渐减低压力支持水平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呼吸频率---常用12—20次。小儿频率可适当增加。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ml/kg,而呼吸机的潮气量可达10-15ml/kg,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情况,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呼吸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1。PEEP(呼气末正压)---维持终末气道的开放---防止闭合容量的过分增加---提高通气效率,利于水肿消退---尤为适用于肺水肿或ARDS的患者---常用4-10cmH2O,大于15cmH2O对循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