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注射法真空管静脉采血技术注射目的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注入体内,以引起全身疗效优点: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收量准确。适用于:需要药物迅速发生疗效或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服吸收用药的病人。注射原则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2.检查药物质量;3.查实确无配伍禁忌1.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2.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3.临时抽取,随即注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注射器与针头的衔接必须紧密;针头要锐利、型号合适、无钩且无弯曲;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注射部位的选择: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排除空气: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注意事项检查回血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合适的进针深度:各种注射法进针深度不同;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注意事项掌握无痛技术: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适当的体位与姿势;二快一慢;注意配伍禁忌;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粗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集体注射时,要做到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消毒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的规格及用途规格主要用途1ml皮内试验、注射小剂量药液2ml、5ml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采血10、20、30、50、100ml静脉注射或做各种穿刺吸取注射用药液吸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要求进行,以下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安瓿自安瓿中吸药法(小安瓿、大安瓿)各种注射的进针深度肌内注射法IM定义: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目的: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常用部位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注射体位注射体位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构成稳定体位仰卧位:使臂部稍向外转或略垫高,适用于不能翻身或危重病人(臂中、小肌注射)俯卧位:适用于不能取侧卧或仰卧位的特殊病人(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坐位:应稍高。门诊常用上臂三角肌、臀部肌肉注射肌内注射常用定位方法十字定位法联线法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臀中、小肌定位法食指尖、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髂嵴、食指、中指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股外侧肌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宽7.5cm范围上臂三角肌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手叉腰、三角肌隆起最高点)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执笔式松开左手,抽动活塞,观察无回血后,固定针头,以匀速缓慢推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反应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片刻再次核对,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整体床单位清理用物回治疗室,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不能将针梗全部刺入,以免折针.两岁以内婴幼儿不宜选臂大肌注射。若针头折断,保持镇静,固定患者,尽快取出断端。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细长针头。皮下注射法(H)定义目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时。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用药。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腰部、背部、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部位皮下注射部位上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