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是因感染病原体如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是因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口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和颜面部的损害。各种疾病在口腔粘膜和颜面部的损害。各种疾病在口腔粘膜表现即有相似的表现形式如疱、腔粘膜表现即有相似的表现形式如疱、糜烂、溃疡、假膜等又具其特殊性。因糜烂、溃疡、假膜等又具其特殊性。因此,熟悉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就此,熟悉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就不难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不难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分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左上图为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本病最常见的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少见。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汇集成簇,水泡不久破溃,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造成感染,上覆黄色假膜。左下图为复发性唇疱疹这类疾病的复发常有以下特点:1.主要多见于成人病损多位于口周的皮肤粘膜且位置较恒定2.病损出现成簇水疱、疱破裂、糜烂、结痂。合并感染成灰褐色,疼痛加重。3.多无明显的全身反应4.复发多有诱因,如发烧、机械刺激等。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单纯性疱疹第二节带状疱疹第二节带状疱疹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粘膜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病病。。左上图为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左下图为三叉左上图为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左下图为三叉神经下颌支其特点:神经下颌支其特点:11病损按三叉神经分布,不超过面部中线,疼病损按三叉神经分布,不超过面部中线,疼痛剧烈。痛剧烈。2.2.能自愈,但病程可达能自愈,但病程可达2~32~3周。周。3.3.应注意与复发性唇疱疹鉴别:此病不超过应注意与复发性唇疱疹鉴别:此病不超过中线,水疱较大,疼痛明显。中线,水疱较大,疼痛明显。4.4.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局部药物涂搽,口服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局部药物涂搽,口服止痛药、也可理疗。止痛药、也可理疗。第三节手-足-口病第三节手-足-口病左彩图为手左彩图为手--足足--口病。口病。1.1.对病人进行病毒分离可查出柯萨基对病人进行病毒分离可查出柯萨基病毒病毒AA1616。。也可分离出肠道病毒也可分离出肠道病毒7171型。型。2.2.口腔粘膜表现为散在红斑及小水疱,口腔粘膜表现为散在红斑及小水疱,口内疱极易破溃成糜烂面;手掌、口内疱极易破溃成糜烂面;手掌、足底也可见小水疱。足底也可见小水疱。3.3.本病特点:夏秋季多见于托儿单位本病特点:夏秋季多见于托儿单位群体发病;全身症状轻,可自愈。群体发病;全身症状轻,可自愈。4.4.治疗方法:口服病毒唑、板蓝根冲治疗方法:口服病毒唑、板蓝根冲剂、口腔溃疡可以局部用消毒防腐剂、口腔溃疡可以局部用消毒防腐类药物含漱、涂布。及时发现病情,类药物含漱、涂布。及时发现病情,发现病情立即隔离一周。群体服用发现病情立即隔离一周。群体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可以预防和治疗作清热解毒中成药可以预防和治疗作用。用。第四节口腔念珠菌病第四节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为: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为: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与口角炎、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左图为白色念珠菌病急性假膜型(雪口病)左图为白色念珠菌病急性假膜型(雪口病)1.1.本病属于真菌本病属于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皮质类固醇、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显著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临床份行为四型。雪口病是常增加。其临床份行为四型。雪口病是常见的白色念珠菌病表现形式。见的白色念珠菌病表现形式。2.2.本病特点:在充血粘膜上有散在色白如雪本病特点:在充血粘膜上有散在色白如雪的小斑点,不久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的小斑点,不久相互融合为白色丝绒状斑片。斑片可擦掉,暴露粘膜糜烂面或斑片。斑片可擦掉,暴露粘膜糜烂面或出血,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