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教材分析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是七年级上册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通过第一课时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具体阐述了人呼出的气体与与环境中的气体的不同;说明了肺泡结构适应气体交换功能的点;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演示及分析是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难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探究实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和强化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学准备澄清的石灰水,干净的玻璃管,烧杯,香水,广口瓶;有关气体交换内容的教学软件。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巩固第1课时的知识◆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新课讲授◆课堂小结◆达标测试谁能描述吸气、呼气的过程?肋间肌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肺扩张,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舒张时胸腔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吸气终末时,肺内气压外界气体压力等于呼气终末时,肺内气压外界气体压力等于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行!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行!3.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仅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2cmB.8cmC.10cmD.12cm.4.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B.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缩小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D.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行!5.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A.不会游泳,精神紧张B.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6.有一死亡的弃婴,法医为了判断其是产前、还是产后死亡,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则判断其产后死亡的依据是()A.有节律的收缩B.不规则跳动C.沉人水底D.浮于水面相信你能行!相信你能行!(7)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①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吸气还是呼气)。②图中A表示,图中C表示的是。E表示的是。③用手上推E,小气球,表示。(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气体发生的变化。[引言]教师实验、学生观察:教师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验]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呼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作对照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气体成分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肺部)进行气体交换有关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