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营养郑育龙肥胖的定义与诊断肥胖的类型肥胖发生的原因及分类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病的预防和治疗内容肥胖症定义:指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变为脂肪,并过度蓄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营养失衡性疾病)肥胖症定义肥胖症定义机体脂肪的过度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状态。常表现为体重超过了相应标准体重20%以上肥胖症定义诊断方法1、体脂物理测量法2、体脂化学测量法3、人体测量法肥胖症体脂物理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全身电导法磁共振法肥胖症人体成分分析仪儿童成分分析仪体脂化学测量法稀释法同位素钾计数尿肌苷测定等肥胖症标准体重指数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判断标准:≥10%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肥胖症人体测量法标准体重指数法判断体重评价标准体重指数正常-10—10%超重>10%肥胖>20%轻度肥胖20-30%中度肥胖30-50%重度肥胖>50%消瘦<-10%极度消瘦<-20%体质指数法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指标–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判断标准: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BMI:18.5~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肥胖症人体测量法中国成人体质指数评价表评价体质指数正常18.5~23.9超重24~27.9肥胖>28轻度消瘦17~18.4中度瘦弱16~16.9重度瘦弱<16BMI不适用范围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某些运动员或肌肉发达者孕妇肥胖症体质指数法腰围和臀围法:作为上身性肥胖的标准肋骨下缘与髂前上脊连线中点,绕腰腹部一周中国针对腰围提出的标准腹型肥胖男性≥85cm、女性≥80cmWHO建议标准:男性≥94cm、女性≥88cm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肥胖症人体测量法肥胖的类型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肥胖症类型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上身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症类型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叫“外周型”肥胖、“下身性”肥胖,多见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肥胖症类型肥胖发生原因及分类肥胖发生的原因内在因素:遗传因素为主外在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人群的种族、性别不同和年龄差别对致肥胖因子的易感性不同。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肥胖发生内因瘦素又称脂肪抑制素,是肥胖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瘦素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瘦素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产生饱食感而抑制摄食行为;另一方面瘦素广泛作用于肝脏、肾脏、脑组织、脂肪组织等的瘦素受体,使其活跃,增加能量消耗。在肥胖人中有95%以上的人存在内源性瘦素缺乏和瘦素抵抗。肥胖发生内因饮食因素体力活动神经精神因素肥胖发生外因摄入过多不良进食习惯咀嚼少、进食速度快,吃甜食频率过多以进食缓解心情压抑或情绪紧张边看电视边进食睡前进食:夜食综合症肥胖饮食因素体力活动过少肥胖体力活动因素神经精神紧张肥胖神经精神因素遗传性肥胖: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家族倾向性。继发性肥胖:脑部肿瘤、外伤、炎症等后遗症,丘脑综合症候群等;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瘤等;糖尿病前期,胰腺瘤等;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分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常伴有粘液性水肿;性腺功能减退等。肥胖的分类单纯性肥胖: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占肥胖的绝大多数。肥胖的分类肥胖症流行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监测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0.6%,肥胖率12.0%18岁及以上居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