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事件事故单位概况云南包装厂是云南民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改企业共有6条工业炸药生产线(分布于陆良、水富、文山)生产许可能力年产9.5万吨,总厂位于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发生爆炸的是2010年建成的年产1.8万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事故发生经过和伤亡、破坏情况1、事故经过2013年3月11号,云南包装厂总厂四分厂年产1.8万吨的乳化炸药生产线在召开班前会后于6时1分12秒开机生产,6时20分52秒制药工序发生爆炸。2、事故伤亡经公安机关最终确认死亡3人,分别为:张亚陆(男,1978年1月1日出生);刘长艳(女,1975年7月8日出生);胡粉琼(女,1973年9月25日出生)。3、设备破坏情况精乳器完全炸毁;钢带冷却机完全炸毁;提升皮带炸毁;水、油相制备设备部分保温壳体向内陷;水、油相计量泵、静态混合器、过滤器基本完好。爆炸现场的分析如上图从乳化器平稳的工作电流事故发生前操作员工作平稳有序,无异常惊慌举动可以说明乳化器运行无异常振动或噪音。如上图,从爆炸定子表面非常完整,没有任何摩擦痕迹可以看出定子和转子无摩擦。从下图可以看出基质发生异常,基质变成黄白色,失去光泽,可以判断出基质里已有气泡,基质开始分解,基质被敏化。上图水相流量曲线显示,在开机后,水相流量是一直增加的趋势,在爆炸前又迅速下降。水相流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达到工艺要求流量,这说明水相管路不畅通,有析晶的硝铵晶体堵塞管路爆炸事故发生前,乳化器有7、8次起停机过程,而且启动时间间隔很短,由此可以断定,乳化器停机后没有进行水冲洗操作,这就使大量硝铵留在了乳化器内。操作员为保证顺利成乳,必定不断的对乳化器进行保温,这就是乳化器腔体具有了较高的温度。乳化器再次启动后,乳化器转子便和残留在乳化器内的硝铵晶体不断摩擦产生热量,随后又不断有硝铵颗粒被水相带进乳化器,硝铵颗粒会堵塞部分通道,使后进来的硝铵颗粒滞留,与乳化器转子不断摩擦升温,最后达到硝铵分解自加速温度,导致硝铵分解。爆炸原因(梅州会议)1、精乳器爆炸的原因1)专家组分析认为精乳器存在三方面的隐患(1)该乳化器采用骨架油封,在轴与油封间安装有隔套,拆开云南包装厂二分厂使用的同类型的精乳器发现:A、骨架油封和隔套接触地方有1mm的磨痕;B、骨架油封沿精乳器进口方向向下有个O型圈密封,它和隔套接触的地方有摩擦发亮的痕迹;C、上述密封处无任何冷却装置。在密封处形成死角,在主轴高速旋转摩擦造成基质或油硝酸铵的热分解。(2)隔套没有与主轴固定,在极端情况下,隔套会与主轴发生相对运动。(3)该设备采用立式悬臂结构,其轴承采用一个圆柱空调心球轴承,主轴与电机联轴器采用套筒和平键方式连接,不能防止其悬臂在极端情况下径向摆动。定、转子会发生摩擦、碰撞,导致乳胶基质或含油硝酸铵热分解。2)企业缺乏停机后重启的安全操作规范爆炸事故发生前,乳化器有7、8次起停机过程,而且启动前未进行系统清洗,因此可能存在硝酸铵溶液析晶现象,残留在精乳器腔体死角处的硝酸铵析晶体在精乳器高速剪切、摩擦下发生热分解。综上所述,精乳器内存在若干引发硝酸铵热分解的因素,热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使基质被敏化,热分解加速或精乳器腔内出现异常情况形成热点,是导致乳化炸药(基质)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归纳起来,工业炸药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原因,管理的原因。①工艺技术、设备的原因:乳化炸药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是因设备故障引发、又因生产技术落后造成重大事故。2004年河北新光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直接原因为,乳化器因断料空转约20min而首先爆炸,引起600kg炸药发生爆炸,并殉爆2~3t成品炸药;②管理的原因:乳化炸药生产安全事故往往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有关。2004年河北新光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间接原因为违章操作;2005年重庆市东溪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的技术原因为球雷直接窜入工房内引起乳化炸药基质爆炸,但也存在严重违章指挥。从事故得到的教训:①提升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生产线在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