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会计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基本情况《会计学》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课程。该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也是各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和有关管理类课程的基础。思政案例名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德育元素: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与会计等式、复式记账、会计确认与计量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与报表分析、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监督等。(二)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具体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要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从而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1(2)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接受会计核算方面独立操作的实践训练,能够熟练地使用会计工作中的常用软件。(3)培养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监督、预测、决策的基本方法,应用会计基础解决实际会计问题,将多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2.思政教育目标(1)通过对会计的产生、会计学科的发展以及会计名家的经历等相关内容的介绍,培养学生勤恳踏实的专业精神、敢于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中外会计演变的对比,会计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交融的探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兼容并包的开阔胸怀。通过讨论“大智移云物”时代背景下会计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启发学生求知探索、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2)通过对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等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身职责,鼓励其在记账中见生动,算账中见趣味,报账中见智慧,查账中见锋芒。号召其做投资人、纳税人和股东财产的守护者,“合法财产不可侵犯”理念的捍卫者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精神的践行者,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3)通过指引学生在执业过程中应该秉持的独立第三方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向学生明确作为一名会计人应该具备诚信、客观、公正等基本职业道德,鼓励其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习惯,时刻遵照职业守则、遵循会计准则和遵守法律规则,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2(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会计、财务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学习我国有关财务、会计惯例、准则、制度、政策和法规及其变动,增强其不断学习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观。(三)课程思政融入策略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分享文献、展示视频、引入案例等多元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小组辩论、启发学生思考等多种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去,尽量做到无痕、自然,从而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活泼。最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效果。(四)教学设计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主要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结合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进行,并利用微信等开展课程辅助教学。《会计学》慕课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PPT、随堂测验、单元测试、讨论、答疑和作业等。在教学总体策略上,充分利用线上MOOC资源,采用“三段式”教学法:(1)课前线上预习,即提前通过班级群给出预习要求,使学生了解每次授课的重点。(2)课堂讲授与互动,即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预习的基础上用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和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线上巩固和线下辅导,即通过布置课后检测题和组织线上线下讨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形成教学反馈。3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整个教学中综合运用引导法、讲授法、案例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例如,可在课堂开始时引入本节知识点相关的最新案例或者通过设疑法融入具体实践问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