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铸就成功,真爱完善教育当阳市新民小学慎勇军一位著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就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塑造了命运。”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孩子是从父母跟前学到第一句话,孩子是从父母面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作为一名教师,本人从事多年的义务教育工作,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不断地吸取一些优秀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断探索,坚持研究,寻求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力求使两种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培养他的健全人格,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做一个正直守信,意志顽强,开拓创新的人。教育感言之一:习惯决定人的健康与未来世界上天生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语言是美好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但是他们又是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个个孩子都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可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之初,我们没有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一个接一个养成。在培养孩子的最初阶段,我们缺少经验,对待孩子培养走了一些弯路,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时,不爱惜粮食。写作业时,爱吃东西。在人多的环境下,不能专心致志等。发现问题后我们作为父母,应及时反思,以便纠正孩子的错误。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叫孩子做到的我们父母首先垂范。比如,对孩子讲的话“言必行,行必果”不说做不到的事情,不说不能实现的目标。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做人正直、认真,不徇私舞弊,不讨好他人阿谀奉承。在所有的习惯中,我的孩子最不好的习惯也就是吃饭的问题,这个原因我只能在自己身上找毛病。开始吃饭时就喂,结果就成了一种习惯,自己不愿意动手吃饭,而且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哼哼叽叽。后来通过鼓励,表扬,自己也能自己端碗吃饭了。从这一点说明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大有不良习惯也容易纠正,如果再大一些,纠正起来就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及时纠正孩子性情方面的偏差,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了不起的人。因此我想,习惯真的决定孩子的健康。学习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最重要且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和家长实施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排除肤色、身高等因素,其实差距很小。如果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同样的教育,后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往往就是由不同的习惯造成的。鲁迅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写作。”于是,他成为了作家。实际上,正是这种微小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要求,孩子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此外,我还引导孩子养成多种好习惯。比如上学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有事向老师请假的习惯。好习惯是一个持续过程的最终产物,它开始于你一生的最初,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如此去做,健康的习惯需要几年的培养和呵护,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习惯,那么不健康的习惯就会形成而取代好习惯。总之,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发展的保证,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习惯决定孩子的健康。教育感言之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是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孩子教育的关键还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处入手。比如,有时候就会为孩子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学校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闻,班级里有哪些新鲜事,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