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小学作业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落实双减小学作业的管理制度1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使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特制定《__小学学生作业总量监控与统筹管理制度》。一.作业总量监控制度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2、作业质量监控: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紧密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精选练出,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基础技能训练题目,也可有口头作业或实践作业,提倡避免机械重复性作业,禁止惩罚性作业。3、学习资料监控:严格控制各种复习资料的征订和使用,不得擅自向校外订购或向学生推荐购买有关各类作业资料。4、抽检监控:采取不定时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两周覆盖所有班级,实行双周通报制度;学校采用不打招呼不通知的方式进行检查,实行月通报制度。对于检查出现的问题将当面反馈给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并要求及时整改。5、学校要向全体学生家长公布监督电话。以便家长可随时进行反馈,学校能够及时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6、检查结果的使用: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酌情扣0.2-1分,在期末教育教学综合量化赋分中扣除,情节严重的,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评实行一票否决制。二.班主任统筹作业总量制度(一)、班主任本着协调精神,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如果作业超量,班主任要及时与科任老师联系,减少学生家庭作业量。(二)、作业总量要求:1、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2、三、四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3、四、五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家庭作业不超过45分钟。4、每天中午不得布置家庭作业。(三)、作业质量要求:1、内容紧扣目标与重点。2、形式多样化,多布置阅读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四)、班主任在协调过程中,如果有困难之处,要立即向教导处反映,由教导处解决。三、作业统筹布置要求1、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下午放学后等不同时间段岔开布置作业。难易结合,口头与书面相结合。2、“所需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要以中等速度的学生为参考值。3、各任课教师每日在课后要主动如实填写,班主任做好协调统筹工作。4、每天作业总量根据学科的不同尽量保持相对均衡。5、作业布置与批改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的原则。6、每周结束时,各班主任将此表送交教导处备查。本统筹表记录的是学生各学科各种课外家庭作业的每日总量,不包括课堂作业。一、二年级不得留课外作业,不用记录。落实双减小学作业的管理制度2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对学生作业的管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统筹,科学控制作业总量,严格落实“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内完成”的要求;2、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3、将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工作内容,指导教师从作业设计理念、作业内容的类型、作业批改与反馈、作业书写与数量等维度引导教师开展作业实践探索,力求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覆盖德智体美劳各学科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4、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分层次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注重设计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以适应不同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5、坚决克服机械的、无效的作业,杜绝重复性的、惩罚性的作业,加强作业批改、反馈、讲解、答疑等工作。6、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内布置作业,严禁教师使用教学APP软件布置家庭作业。落实双减小学作业的管理制度3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工作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文件相关要求,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