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固体、液体与新材料本章综合(沪科版选修3-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势能解析:选CD.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也不具有各向异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势能,分子动能不变因此本题C、D选项正确.2.(年高考山东理综卷)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解析:选AD.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选项A正确;晶体分子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的某个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露珠呈球状就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3.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表现如图3-1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图3-1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毛细管B浸润解析:选BCD.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毛细管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4.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各部分的相互作用B.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的D.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沿液面分布的解析:选BD.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之间的相互吸力,而不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所以选项A错误.从分子解释,选项B是正确的.表面张力方向总是沿液面分布的,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液面切面上.选项C错误,D正确.5.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BC的两倍,如图3-2所示,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和O2O2′,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图3-2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金属解析:选A.沿O1O1′和O2O2′阻值相同,都是R,说明该样品在导电性能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所以样品可能是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同性.6.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A.一定是非晶体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解析:选BD.导热性能各向同性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选项不正确;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选项正确;物体的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人为加工的,因此C选项错误;因为单晶体区别于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于其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异性,因此,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7.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A.椭球形表面B.球形表面C.和容器形状有关D.不能确定解析:选B.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表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在地球上,液滴因所受重力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呈扁平形状,表面近似于椭球形,如图所示,若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无论液体多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都将呈球形,故正确选项为B.8.关于半导体的导电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导体的导电性不会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B.在极低的温度下,纯净的半导体仍能很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