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灵武市第五小学唐淑燕教学目标:1、介绍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真实自由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3、能通过多种方式调查搜集资料,并挑选、整理资料。4、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自评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列提纲。2、了解古迹的过去与现在,能根据一定的顺序通顺的描写出家乡的古迹。教学难点:通过描写家乡的古迹,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准备:1、让学生参观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2、搜集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交流汇报,激发情感1、教师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图片,播放反映家乡名胜古迹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教师导语:巍巍华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仅我们的家乡灵武,就有许多名胜古迹。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灵武,古称灵州。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水洞沟古文化遗址、三道沟文化、横城堡、汉墓群、马鞍山甘露寺、镇河塔、鸳鸯湖及众多的清真寺等旅游景点遍布山川,是宁夏重点建设的六大景区之一。2、汇报交流教师:美丽的家乡—灵武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无不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因此,这节作文课就让我们当一次小导游,向人们介绍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吧!一个星期的活动,大家肯定收获不小,课件出示交流要求:a、先说明古迹名称b按一定的顺序c突出重点d表达清楚,声音响亮e有感情(学生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鼓励学生谈的角度越新越好,以求互相启发,开拓思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相机作必要的点评。相机出示图片和资料。美丽的家乡—灵武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作为家乡的小主人,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学生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鼓励学生谈的角度越新越好,以求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二、指导选材,列好提纲1、明确习作的意义在于与人交流,使学生乐于表达。教师:同学们的这次搜集活动很成功。但是,这些文物古迹只有生活在灵武的人才能够观赏到,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车溪的文物古迹呢?我们只有把它写成优美的文章才能让别人了解到。2、指导选材教师:面对这么多的材料,我们应该从何写起呢?首先,要会列作文提纲。题目:第一部分:总说名胜古迹的地位意义等。第二部分:名胜古迹的历史。第三部分:名胜古迹的故事第四部分:名胜古迹的现在,总结她的作用及意义。(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有针对性地作指导)3、例文引路①指导写好作文开头。俗话说得好,完事开头难,前面老师已要求同学们提前写好开头,下面我们看看是怎样开好头的。(生交流,集体评议,修改)②有了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那怎样写好结尾呢?应该注意些什么?A、写明名胜古迹在家乡的地位、作用。B、表达对古代劳动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C、注意与课文开头前后照应。4、学生构思起草,教师鼓励学生独特的命题和构思。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生活经历,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以良好的心境去完成。(1)、古迹的过去、现在。(2)、古迹的故事。(3)、你的感想第二课时(一)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检查评论。1、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2、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二)再由学生推荐觉得写得好的文章,全班评议1、指名读文章,认真听,想想作文过程有没有写清楚?开头和结尾有没有写好?学生自由提修改意见!2、选出你觉得好的文章,说说好在哪里?3、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重写,再抄到作文本上。教学反思:这次习作指导之所以取得实效,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这次习作指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生习作的主人,“以学生为本位”(叶圣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作文教学改革方向。以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