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阶段性测试题10新人教版选修1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1.(15分)(·福建四地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分)(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8分)[答案](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4分)(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3分)(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4分)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4分)[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商鞅变法。(1)问应在分析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出发点:“”调节两个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并加以总结。材料二商鞅指出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列举历代变法而王、守旧则亡的史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阐述法家的变法理论。(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即变法体现的阶级属性。第二小问考查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2.(15分)(·邯郸摸底)公元954年至公元959年,后周世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显德元年)己未,(世宗命令赵匡胤)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戊戌,诏宰臣李榖监筑河堤。役丁夫六万,三十日而罢。(显德二年)正月乙未颁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是岁,诸道供到帐籍,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及镜,并寺观内钟磬、钹、相轮、火珠、铃铎外,其馀铜器,一切禁断。(显德五年)乙丑,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坐(定罪)在任隐落榷税钱五十万、官丝绵二千两也。(显德六年)……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摘编自薛居正《旧五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世宗改革的历史影响。(6分)[答案](1)鼓励垦荒;裁汰僧尼;统一铸钱;整顿军队;严肃吏治;兴修水利,疏浚河道。(9分)(2)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后周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北宋局部统一奠定了基础。(6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周世宗改革的措施。联系材料正月乙未颁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归纳总结。第(2)问,要结合第(1)问的内容,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3.(15分)(·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摘自《文献通考》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摘自《朱子语类》(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8分)(2)“”有人说,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