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以人为本我们的前辈常常告诉我们:备课、备课首先是备学生。对我们工作所面对的对象发展状态的把握是教学目标准确厘定的出发点。由此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在整体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和内核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往我们比较重视“教法”,其实,教法要服从于学法。同一篇教材,为什么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其中牵涉到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除把握好知识点和能力点以外,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变教师简单的提问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教师冗长的分析为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讨论、去交流;变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积累、运用和内化;变只局限于分析理解为加强运用训练;变重课内轻课外为课内得法课外延伸拓展。只有这样,学生的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高,小学教学的改革才会向纵深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更应注重“授渔”和“诱渔”,注重引导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如:“举一反三”的读书方法(读中悟法,据法自读),现已被广大老师普遍运用,像教学《寓言二则》的“①看全文,抓字眼,释题目;②提问题,抓字词,解内容;③读全文,联实际,悟寓意”;教学《古诗两首》的“初读知诗意、细读解诗句、精读想意境、美读悟诗情、熟读记诗文”。再如:读段教学的“这段(讲)写什么一这个人(这件事、这个物)怎么样一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一写出了作者的什么”等。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在书籍的海洋中自己猎取知识,终身受益。教学中坚持这样的“诱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领悟并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便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在平时接触到的教师的教学中,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教师往往很怕教给学生的少,在教学中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内容,这个还没让学生理解就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中是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而不是以“学”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如果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话,就必然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现在我们国家江苏省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这一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实践,使教学设计真正能够为教学对象学生服务,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