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学周易之感想周易,在未学习之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算卦。还记得以前看《封神榜》的时候,周文王姬昌总是通过占卜算卦来测吉凶,当时就感觉很滑稽,真有算命一说吗。所以在第一次选修课的时候,出于好奇心我选了周易。我渴望了解周易,想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周易究竟是什么样的。早在远古时代,燧(sui)人氏仰观斗枢,以定天极四方之位。先人(伏羲)则之以画先天八卦,仰观俯察,远求近取而作后天八卦。卦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八卦图告诉人们关于宇宙自然中的理、象、数。以后对《易经》的研究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到了近古时代,即殷商末年,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和注述,取名《周易》一书,便成为流传后人的一部经典。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等儒家学派的研究和传述,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易经》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十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兑、撰。八卦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把世界分成天、地、人三大类。“天”既是风雨雷电云等自然之象的统称,它能觉知天地人事间反应的信息和神灵,含义多样;“地”的基本含义即山川河流,草木荒原等土地之象的统称,亦隐含与神意之天相对的鬼神之意:“人”既指客观又存在具体的人身。又指与人相关的一切人事活动。天、地、人三者相互关联、相第1页共3页互感应。周易是如何进行占卜算卦的呢。周易算不算是科学的呢。周易占卜是以周易阴阳、八卦象数理论为指导,结合干支五行学说,创造了一套独特而神奇的预测方法。周易预测是一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卦用卦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周易卜卦就是以数来参悟、描述、预测一些具体事物的未来成败,得失之可能性或其大体过程的发展趋势,卜卦的出发点就是预测事物、预测的方法及步骤主要为:第一起卦一因数而成卦象,第二步是释卦,应用体卦,用卦及互卦象数进行演绎,第三步是因卦象而得出预测结果。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却不能因此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占卜术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其精髓是一种辩证法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易经》预测未来,而是学习里面蕴涵的哲理思想,并按照其去行事,这样做起事就会比较顺利。这也就是《易经》里所说的“会易者不占”的境界。《周易》还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它赋予人们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像是指引人们前行的灯塔,只因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正确的人生态度。《周易》有一个基本观点,知天、顺天、乐天,强调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是一致的。从中我们应该明了,每个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顺心,一方面人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败、一时的成败看得过重。如果自己的理想因为某些主客观原因没能实现,也不要颓废气馁,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找到其中的规律。其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周易》推崇为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法宝是“守正”。天人关系虽然是《周易》哲学的第2页共3页主题,但探讨天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