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A.詹森B.罗伯特·胡克C.列文胡克D.施莱登和施旺【解析】首次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发现大量活细胞的是列文胡克。【答案】B2.细胞学说是由下列哪些科学家共同创立的()①罗伯特·胡克②列文胡克③施莱登④施旺⑤达尔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于1839年创立。【答案】C3.用高倍镜观察某组织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是()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少、暗D.少、大、暗【解析】高倍镜观察的目标范围小,但放大倍数大,同时视野变暗。【答案】D4.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方法应是()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解析】使用显微镜的正确用眼方法是:双眼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绘图。【答案】A5.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形态细长,呈纤维状,此形态有利于细胞完成下列哪项生理功能()A.信息传递B.物质运输C.营养储存D.气体交换【解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导管和筛管细长的结构是与其物质运输功能相适应的。【答案】B6.有一具复式光学显微镜配置有10倍目镜及4、16、40、100倍的物镜,若以4倍物镜来观察物体,则下列叙述,哪一项正确()A.与使用其他物镜相比,对焦完成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最短B.与使用其他物镜相比,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最小C.光源相同时,与使用其他物镜相比,视野最亮D.可用来观察病毒【解析】显微镜的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观察的视野越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短。因病毒太小,故病毒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答案】C7.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解析】由于物镜从10×改为40×,是原来的4倍,而放大的不是面积,而是长度或宽度,因此长度和宽度都是原来的4倍,所看到的细胞数只能是原来的,所以是4个。【答案】B8.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器官的大小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B.鸵鸟的卵细胞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C.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相同D.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答案】ABD9.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生物细胞的图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细胞B.图中细胞的功能是相同的C.图中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尽相同D.图中细胞的形态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解析】图中有两种细胞,每种细胞形态不相同,功能也不相同,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答案】B10.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D.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解析】病毒等少数生物无细胞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A二、非选择题11.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__;④________。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20×C.目镜10×物镜4×D.目镜10×物镜40×(2)视野最暗是图像__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镜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4)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观察操作:a放置好装片;b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c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请指出上述操作的不当之处,并作补充说明。【答案】(1)DC(2)③大光圈凹面镜(3)100长度10(4)在a以前应首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