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4章第1、2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目前在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该种鱼个大肉厚,体形修长、优美,肉质具有特殊微妙的甜味,十分适合在我国南北方大面积推广养殖。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是()A.一个群落B.一个物种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养地中海鳎鱼,每个池塘甲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每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属于同一个物种,8个池塘中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答案】D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解析】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生物的全部个体。判断种群的标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内蒙古草原上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种的牛,即牛不是物种分类单位,也不是同一种群。【答案】D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C.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出生率下降【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降低害虫出生率,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少即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答案】D4.(2009年宣武模拟)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生物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J”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的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状态下的种群实际增长的曲线。因此阴影部分就表示了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答案】C5.(2009年宝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没有天敌,适应当地环境才能呈“J”型增长。如果该生物不能适应当地环境就会被淘汰。【答案】B6.(2010年哈尔滨模拟)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种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答案】C7.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本图为“S”型曲线的增长率,t0和t2的增长率为0,t1时的增长率最大;t1~t2时,该鱼的种群增长率下降,但种群的数量仍逐渐上升;t1时种群的数量为t2时的一半。【答案】B8.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杀死一半的老鼠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