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NANMEDICALJOURNAL《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23期Vol.22No.23December2011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1例临床护理汤德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按照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总结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液速度、不良反应及处理、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体会。结果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18例出现Ⅱ~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中,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神经毒性。经对症治疗和得当的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个性化”的得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纳米白蛋白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护理【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6350(2011)23—148—03作者简介:汤德凤(1976—),女,江苏省南京市人,护师。·护理·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NSCLC中约65%~8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1],对于中晚期的NSCLC,化疗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其中紫杉醇是NSCLC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一种二萜类化合物,最早由Wani等[2]从短叶红豆杉(Taxus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离得到并确定其化学结构。紫杉醇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管解聚使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终止及使肿瘤细胞凋亡,最后导致肿瘤细胞死亡[3]。传统紫杉醇因为难溶于水,需要有机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辅剂,这些辅剂明显增加了药物治疗相关的毒性,严重限制了该药的疗效和安全应用。为降低毒性,提高其疗效,近年来临床上陆续开发了紫杉醇的新剂型,其中由美国生物医学公司新近开发的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的新型白蛋白溶剂型纳米紫杉醇(Capxol)已上市,目前己有研究证明,该药与传统紫杉醇类药物相比,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的优势,且无需抗过敏预处理[4]。2010年2~10月,我们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白蛋白溶剂型纳米紫杉醇单药或者联合铂类化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及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4~65岁,为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PS评分为0~1分,未接受过放化疗,没有颅内转移病灶,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应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化疗2~4个周期。1.2用药方法每3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第1天给药,每次260mg/m2,用药前不需给予抗过敏药预处理。2结果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用WHO实体瘤评价方法[5]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本组临床病例29例达到PR,2例达到SD。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18例出现Ⅱ~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中,20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出现神经毒性,2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2护理2.1治疗前护理2.1.1常规护理用药前做好病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和既往疾病史,完善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血、尿、粪便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胸部CT、心电图以及心脏二维超声检查。排除化疗禁忌证,对体质虚弱、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有胸闷、咳嗽、咯血等症状的患者遵医嘱予营养支持、降压、改善冠脉供血、吸氧、止咳化痰、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148HAINANMEDICALJOURNAL《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23期Vol.22No.23December20112.1.2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患者均为肿瘤中晚期患者,他们对现实不能完全接受,对治疗的信心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望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护士应充分了解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合理的情感宣泄,多关心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然后根据不同的患者需求采用个性化护理,根据其不同的需要和理解程度适当给予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