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在心血管围术期的应用在心血管围术期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麻醉科卿恩明卿恩明前言前言受体学说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对自身——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重要因素就是受体作用原理。1948年Ahguist发表受体学说,使机体调节作用原理翻开了新的一页。受体是存于神经末梢突触膜上,它可和神经介质结合产生一系列变化,如ATP生成及Ca2+内流。心脏交感神经——α、β和多巴胺受体副交感神经——M受体(心房肌、房室结、束分布多)临床上所用的正性肌力药,大部分是通过交感神经受体,起作用的——拟交感神经类正性肌力药。它们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交感神经1、刺激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使末梢释放儿茶酚胺或抑制神经末梢对突触间隙吸收儿茶酚胺。2、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受体,完成正性肌力作用。非拟交感神经正性肌力药如洋地黄——抑制Na+/k+ATP酶,使心肌细胞内Na+升高,从而使细胞内Na+和细胞外Ca2+交换,导致Ca2+内流,起到强心作用。对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建议对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建议•实施:直接动脉压监测•意义:药物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正性肌力药一正性肌力药(一)正性肌力药的种类1.拟交感类药:(1)儿茶酚胺类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Adrenaline)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多巴胺(Dopamine)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多培沙明(Dopexamine)((22)非儿茶酚胺类)非儿茶酚胺类•麻黄素(Ephedrine)•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间羟胺(Aramine)•甲氧胺(Vasoxyl)22.非拟交感类药.非拟交感类药•洋地黄(Digitalis)•氨茶碱(Aminophyline)•氨力农(Amrinone)•米力农(Milrinone)•钙盐(CalciumChloride/Gluconate)•胰高血糖素(Glucagon)•甲状腺素(T3)(Triiodothyronine)(二)交感神经受体的分布与作用(二)交感神经受体的分布与作用受体效应部位作用α1突触后---血管平滑肌血管收缩,阻力增大α2突触前---兴奋---抑制NE释放(负反馈)突触后---血管平滑肌血管收缩β1突触后---心脏兴奋----正性肌力,正性变时,增加自主性,加快传导速度β2突触后---血管平滑肌兴奋---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扩张---子宫平滑肌---子宫迟缓DA1突触后---肾和肠系膜血管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冠状动脉DA2突触前兴奋---抑制NE和ACH释放注:β1负责脂肪分解,β2负责糖原分解和产热,β1β2都能增加肾素分泌((三)正性肌力药的作用机制三)正性肌力药的作用机制拟交感胺类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洋地黄αβ受体抑制cAMP降解抑制Na+/K+ATP酶cAMP↑细胞内Ca2+↑拟交感胺类的受体作用拟交感胺类的受体作用药名受体作用α1(α2)β1β2DA1/DA2去甲肾++++++++±0有β2作用,但表现不出来肾上腺素++++++++++0作用确实,有效多巴胺++++++++++++++直接及间接作用,剂量依赖性多巴酚丁胺+++++0只有间接作用,正力作用大于正时异丙肾0+++++++0β1β2作用区分不开,正时作用多培沙明0±+++++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对突触间隙NE的回收,有间接正性肌力作用甲氧胺++++000只用于治疗室上速苯肾上腺素++++±00升压作用良好间羟胺+++++++0直接及间接作用,持续时间长麻黄素+++++++++0直接及间接作用恢压敏++++++±0大脑兴奋作用(四)正性肌力药的临床应用(四)正性肌力药的临床应用1.儿茶酚胺类拟交感胺类药((11)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Dopamine))泵注0.5~2μg/kg/min,为肾剂量,主要作用于DA1与DA2受体,扩张肾、肠系膜血管2~5μg/kg/min,为强心剂量,主作用于β受体,心肌收缩力增强>5μg/kg/min,兴奋α受体作用明显>7~10μg/kg/min,兴奋α受体作用更明显,血管强烈收缩,并失去DA及β2受体的有益扩血管作用静注1~2mg/次限于紧急情况下提升血压多巴胺多巴胺优点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比肾上腺素及异丙肾少见缺点肺动脉压升高,不适于右心衰((22)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DobDobuutamintaminee))机制:β1>β2受体作用特点:①较强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而心率和血压增加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