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有传染性,有病征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无传染性,无病征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病原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又根据病原物类别细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真菌病害又可再进一步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炭疽病等。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林木病害等。蔬菜病害又可细分为葫芦科蔬菜病害、茄科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蔬菜病害、豆科蔬菜病害等。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植物病害的类型※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水传病害、虫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此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性等进行划分。如苗期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依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病原物也被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简称寄主。病原物主要有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植物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非生物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原指引起植物病害的各种不良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不适;水分、营养失调;土壤、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使植物表现出病态。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植物感病后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现的特征称为病征。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害症状病状病征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植物病害的症状变色植物病部细胞内的色素发生改变,一般并不引起细胞死亡。常见的变色病状有黄化、花叶、褪绿、紫化、红化等。植物病害的症状坏死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并不解离。常表现有斑点、叶枯、溃疡、立枯、猝倒等。其中斑点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茎、叶和果实等器官上。植物病害的症状腐烂植物病组织细胞死亡并解离。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多发生湿腐,如甘薯软腐病;而含水分少且比较坚硬的组织则发生干腐,如马铃薯干腐病。植物病害的症状萎蔫植物因缺水而使枝叶萎垂。一种是因土壤缺水引起的生理性萎蔫;另一种是植物的根或茎部的维管束受到病原物的侵害,影响水分运输而引起的萎蔫。萎蔫可以是全株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植物病害的症状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细胞或组织生长过度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成畸形。植株的徒长、矮缩,叶片扭曲,根部癌肿都是畸形。植物病害的症状霉状物霉状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层。如霜霉、白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植物病害的症状粉状物粉状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末状物。粉状物可着生于植物表面,也可在植物表皮下或组织中产生,以后表皮破裂而散出。植物病害的症状点粒状物点粒状物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点状或粒状物。有的暴露于病部表面,有的半埋或埋藏在植物组织表皮下。植物病害的症状菌脓菌脓植物病部产生含细菌的脓状黏液,干燥后形成黄褐色胶粒或菌膜。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是植物病害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无根、茎、叶的分化,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繁殖体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的营养体典型的真菌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多根菌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