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3期2009年6月沉积学报ACTASEDIMENTOLOGICASINICAVol.27No13Jun.2009文章编号:100020550(2009)0320479208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55“白垩纪温室世界快速环境/气候变化:海洋—陆地作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6CB701400)联合资助。收稿日期:2008206214;收修改稿日期:2008209208松辽盆地北部湖盆萎缩期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①韩建辉1,2王英民1,2李树青3张国田4(1.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4.长城钻探录井公司辽宁盘锦124010)摘要萎缩期是陆相湖盆演化的重要阶段,但和断陷期、坳陷期相比,对湖泊萎缩期的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认识非常不足,研究也非常薄弱。松辽盆地的四方台期和明水期是典型的湖盆萎缩期,对其沉积充填和层序构成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和工业界对这一重要阶段的认识和促进油气勘探。将四方台组、明水组划分为一个超层序,六个三级层序。对比分析了松辽盆地坳陷期与萎缩期地质特征,认为盆地萎缩期为地形平缓的浅水盆地,具有构造幅度低、可容空间小、湖平面升降频繁等特点。层序界面多表现为低角度不整合、低幅上超面以及沉积转换面等;沉积上,该段主要发育河流相、浅水湖泊、浅水三角洲等沉积相。层序结构上,由于没有明显坡折带,故采用两分法划分体系域,包括湖侵体系域(TST)和湖退体系域(RST);盆地边缘没有明显的的下切谷特征,砂体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很少发育湖底扇。从层序主控因素看,由于构造整体稳定,湖平面变化主要受气候和盆地古地貌影响。关键词松辽盆地萎缩期层序地层第一作者简介韩建辉男1976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E2mail:sl_hanxiao@yahoo.com.cn中图分类号TE121.3+4文献标识码A层序地层学经过了数十年来的发展,理论不断深入,在地质科学的众多方面进行了实践[1~6]。其中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展[2,7~10],众多学者们分别对陆相层序地层的特征,方法、模式以及前景等等进行了论述[11,12~14]。对于我国东部张性盆地,许多学者从宏观角度研究整个盆地从裂陷—拗陷—萎缩的整个过程,例如魏魁生将松辽盆地白垩系分为七个超层序[15];解习农将松辽盆地侏罗系以来的沉积地层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序,分别对应于引张构造幕、热沉降构造幕以及挤压构造幕[10]。对于裂谷盆地各个演化阶段的层序研究,可做如下比较:(1)裂陷阶段:对于断陷湖盆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深入,成果丰富[9,16],这里不再赘述。(2)拗陷阶段:对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中,池英柳论述了层序界面划分的原则[17];解习农论述了陆相层序地层研究的特点;魏魁生就层序界面在岩心、古生物上的反映做了论述[15];朱筱敏等对坳陷湖盆体系域划分,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的识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11]。解习农论述了拉张背景下的构造运动轨迹与层序内部构成的关系[10];辛仁臣针对松辽盆地坳陷期深水湖盆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18];蔡希源总结了鄂尔多斯浅水坳陷湖盆的层序地层模式[12]。(3)萎缩阶段:研究较少,对专门针对萎缩期进行系统研究,笔者尚未查阅到相关文献,多数研究者只是在文中以小篇幅概略介绍[15,19,20]。比较裂谷盆地演化的各个阶段(断陷—拗陷—萎缩)的研究,断陷湖盆的研究无疑是最为丰富,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次之,而萎缩期的研究则严重不足。而该阶段作为一个特定的盆地演化阶段,具有典型特征。对盆地萎缩期的研究是对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松辽盆地来说,前人将松辽盆地三叠纪以来的发育过程分为隆起、裂陷、拗陷、萎缩四个阶段[21],并分别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其中对萎缩阶段至今未做详细、系统的层序划分及沉积体系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浅层萎缩期沉积的明水组、四方台组沉积层序及其界面标志,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坳陷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1松辽盆地萎缩期地质特征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总面积逾2.87×105km2。盆地内部分布了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