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1.处方、医嘱点评概述•2.普通药品使用存在问题•3.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4.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问题•5.电子处方(医嘱)录入存在问题•6.近年医师用药纠纷赔偿案简介1.处方、医嘱点评概述(一)(一)..《处方管理办法》简介《处方管理办法》简介宗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是医师、药师基本职责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集中体现总则:总则:处方管理的一般规定处方权的获得处方的开具处方的调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二).资料来源•1.处方构成•20XX年每月随机抽查处方共XXXX张(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XXX张)、各科用药医嘱XXX份,合计XXXX•2.调查内容•从用药安全和防止药疗纠纷角度,点评普通药品、抗菌药、特殊管理药品、处方书写四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点评药物•1.抗菌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重点预防用药、围手术期用药,分级管理。•2.高风险药品:氨茶碱、地高辛、苯妥英钠、抗肿瘤药等。•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依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重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4.中药注射剂:卫生部有关防止滥用文件。•5.其它普通药品:超说明书用药。•6.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可能影响用药安全或举证困难的药物。(三).评价标准•用药适宜性审核:•1.适应症不适宜•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3.药品的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4.用法用量不适宜•5.联合用药不适宜•6.重复给药•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8.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四)判断合理性的依据•1.相关用药法律法规和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2.《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3.《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及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文献,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最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二、普通药品使用存在问题(一)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包括超适应症、年龄、给药方式、超禁忌症、超剂量•超说明书用药多属循证医学资料不足•注意药品说明书与药品宣传彩页的区别•1.《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暂行)》规定:⑴门诊等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⑵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2.《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3.卫生部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测,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卫医政发〔2008〕71号•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中药注射剂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