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慢性肾衰竭疾病慢性肾衰竭疾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慢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饮食护理和病情观察内容。•学习难点:症候要点;辨证施治;辨证施护一、概述一、概述•慢性肾衰竭简称慢肾衰,是由于原发于肾脏的各种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或全省疾病累及肾脏,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的各种慢性肾脏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减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一、概述一、概述•慢性肾衰竭分期分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GFR(占正常的%)约50%-80%约25%-50%约10%-25%10%以下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80-5050-2525-10<10血肌酐(μmol/l)正常高于正常,<450450-707>707临床症状无症状通常无明显症状有各系统症状显著症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原发性肾脏疾病: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多囊肾等,继发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SLE性肾病。梗阻性肾脏疾病: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健存肾单位学说--发生肾小球内“三高”;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高压和代偿性肥大学说;肾小管高代谢学说;血压增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学说。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消化系统系尿素等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引起。首发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后期口中有氨臭味,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道出血。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血液系统1.贫血(必有症状)2.出血倾向3.白细胞异常(易感染)4.高血压5.心力衰竭(CRF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神经肌肉系统尿毒症脑病(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幻觉、癫痫发作•呼吸系统酸中毒大呼吸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皮肤顽固性皮肤瘙痒:与尿毒症毒素、钙盐沉积于皮肤及神经末稍炎有关尿素霜:尿素在皮肤表面沉积形成结晶所致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肾性骨病纤维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活性维生素D3不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三、临床表现——西医三、临床表现——西医•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脱水与水肿;低K+与高K+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钙高磷血症:为尿毒症的特征性电解质紊乱•正虚诸证三、临床表现——中医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症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晕,头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苔舌淡有齿痕舌淡有齿痕舌淡有齿痕舌淡红少苔舌淡有齿痕•邪实诸证三、临床表现——中医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血瘀证浊毒证症状肢体困重,脘腹胀满身重困倦,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全身浮肿,尿量少,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口有氨味,皮肤瘙痒,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尿液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B超双肾缩小1、饮食治疗:(1)限制蛋白饮食:1.45*P+1.0g/Kg·d(2)饮水(3)低盐低蛋白饮食可减轻症状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五、治疗要点——西医•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五、治疗要点——中医•特色技术五、治疗要点——中医2.中药保留灌肠•特色技术五、治疗要点——中医3.耳穴贴压•特色技术五、治疗要点——中医4.湿敷六、常用护理诊断六、常用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致钠水潴留有关。•活动无耐力与营养失调和心功能减退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WBC功能降低和透析有关。•倦怠乏力1、加强患者安全宣教,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等穴。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七、护理措施——中医关元: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足三里:犊鼻下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