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禽主要传染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小鹅瘟2鸡传染性鼻炎•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结膜发炎、鼻腔发炎,产蛋下降。34鸡新城疫•同义名:伪鸡瘟,禽肺脑炎。因本病在1926英国新城发现,故名。•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火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它禽类、人偶尔亦可感染本病毒。5鸡新城疫流行特点•流行:鸡以幼雏和中雏感受性最高,两年以上老鸡感受性较低,鸭野禽等常不被查觉。•人偶被感染,表现结膜炎或类似流感症状。本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通过飞沫、空气经呼吸道、眼结膜及消化道传播。6鸡新城疫症状•体温升高达44℃,嗜眠,昏睡,鸡冠、肉髯发绀,咳嗽、呼吸困难,常见严重下痢、淡绿色甚至血染稀便。•少数幸存者后期见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肌肉震颤,翅腿麻痹,死亡率达90-100%。789鸡新城疫诊断•病毒分离和鉴定:从脾、血液、扁桃体采样,还可从泻殖腔或脑组织采样后接种无菌鸡胚。•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10传喉•1925年首先报导,当时称“气管—喉头炎”,193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禽病委员会定名.•本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传染病,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咳出有血样渗出物,喉部气管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本病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11传喉病毒•抵抗力不很强,甘油盐水中的病毒存活期较长:377-14℃天;2214-21℃天,4100-200℃天,气管粘液内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6~8小时灭活,但在黑暗的房舍内可存活110天,病死鸡体内病毒直至腐败前一直保持活力。12传喉流行•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鸡,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病鸡、康复带菌鸡,带毒率较高,排毒持续,是主要传染源。13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以咳嗽、喷嚏、气管罗音为特征。•传支病毒为冠状病毒科的代表种,单链RNA病毒。14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仅鸡易感,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传播方式呼吸道为主,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播,鸡蛋传播亦有可能,康复带毒。本病一旦感染鸡群,即迅速传播,波及全群,48小时内即出现症状。15传支症状•雏鸡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喘息、流鼻涕、个别鸡窦肿胀,流泪,病雏怕冷。•大鸡产蛋量低,较少死亡。产软壳蛋,畸形和粗壳蛋,蛋的质量下降,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蛋白粘在壳膜表面。1617马立克•MD是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M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疾病。•MD引起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被列为养鸡业三大疾病(新城疫、鸡瘟)之首。18马立克•病毒抵抗力:垫料上病毒室温16周,羽毛上室温8个月或47℃年月仍有感染性,但常用化药均可灭活。•易感受动物主要为鸡,但雌性比雄性易感。19马立克症状1.神经型(古典型):主侵害外周神经,造成不全或完全麻痹,腿劈叉,翅下垂。2.内脏(急性型):内脏器官发生肿瘤,突然发病,流行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20马立克症状3.眼型:虹膜色素(特征)消失,变为灰色,(灰眼,鱼眼、蛤蟆眼),瞳孔边缘不整,视光反应迟钝或失明。4.皮肤型:此种病型仅在宰后拔毛时发现羽毛囊肿大,形成结节或瘤状物,此种病变常见于躯干、背、大腿生长粗干羽毛部位。212223马立克诊断•病毒分离:采集肿瘤细胞、肾、脾细胞,外周血液白细胞。•病毒抗原检查:病料制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羽毛上皮最好,也可琼扩,(羽毛尖,用带有毛囊液的尖部)。•血清学:琼扩,间接荧光抗体,间接血凝等,其中琼扩简便易行而广泛采用。24鸡白血病•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瘤病毒群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本病自然条件下只有鸡能感染。25鸡白血病症状•产卵或出现产卵异常或停产,食欲下降,下痢,消瘦等一般症状,几乎所有鸡都不出现症状而死亡。26鸡白血病变化•肝脾显著肿大,法氏囊、性腺、肾、肺、心、骨髓、肠系膜也常见到肿瘤,肿瘤呈结节形式弥漫性,分布面灰白无能到淡黄白色,大小不一,形态各别。2728鸡白血病诊断•病毒分离与血清学检查在本病诊断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