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oninvasive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经鼻塞或面罩等方式提供一定的压力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的通气方式。其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因而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通气技术。研究背景为进一步推广和规范我国儿童NCPAP的临床应用,提高呼吸支持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参考国外现有指南和临床研究成果并检索(PubMed、Medline)中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到2016年5月,共同制定了儿童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于新生儿有其自身特点,本专家共识仅适用于新生儿以外的儿童患者。一、NCPAP作用原理•NCPAP仅提供一定恒定的压力支持,不提供额外通气功能,患者的呼吸形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呼吸流速和潮气量等完全自行控制的情况下,NCPAP作用原理包括以下几方面:一、NCPAP作用原理•1.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NCPAP通过保持呼吸道正压,使已经或将将要萎缩的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同时减轻肺泡毛细血管淤血和渗出,减轻肺水肿;改善肺部氧合,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纠正低氧血症。•2.增加跨肺压:使气道持续保持正压,间接增加跨肺压(跨肺压是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一、NCPAP作用原理•3.改善肺部通气功能:通过维持上气道开放,防止或逆转小气道闭合,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部通气。•4.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肺泡萎陷时肺泡面积减少,PS消耗增加,CPAP通过扩张肺泡,减少PS消耗。一、NCPAP作用原理•5.降低呼吸功:使肺顺应性增加,气道开放阻力降低,可降低呼吸功,减轻呼吸肌疲劳。一、NCPAP作用原理•6.改善膈肌功能:能稳定胸壁,减少胸腹不协调的呼吸运动,改善膈肌功能。一、NCPAP作用原理•7.降低肺血管阻力:通过扩张萎陷的肺泡,使肺泡的功能残气量时开放,肺血管阻力降低。在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中,NCPAP可使肺泡内压增加,减小分流,使肺血流量减少,降低肺血管阻力,可改善右心功能。•8.减小气道阻力:CPAP可减轻上气道和小气道塌陷,使整个气道阻力减小。一、NCPAP作用原理9.减少呼吸做功:CPAP使肺泡扩张,肺内气体容积增加,减少肺内分流,改善通气/血流比值(V/Q: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气体交换效率提高,因而,呼吸运动所需能量减少。一、NCPAP作用原理10.增加呼吸驱动力:CPAP可通过刺激Hering-Breuer反射(黑-伯反射—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和肺牵张感受器的剌激,稳定胸廓支架,防止胸廓塌陷,提高膈肌的呼吸功效,增加呼吸驱动力,使自主呼吸有规律。一、NCPAP作用原理11.胸部震动:水封瓶或气泡式CPAP所产生的气泡可使患儿胸部在高频率下震动,达到与高频通气相似的治疗效果。二、NCPAP应用指征和禁忌证•应用指征:目前尚无儿童使用NCPAP的统一指征。凡应用NCPAP者,其呼吸中枢的驱动功能必须正常,患儿应具有较好的自主呼吸能力。NCPAP主要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干预,也可用于辅助撤机。对于有明确有创通气指征者,不宜应用NCPAP替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二、NCPAP应用指征和禁忌证•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使用:•(1)轻至中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出现三凹征及鼻翼煽动,皮肤发绀。•(2)动脉血气异常:pH值<7.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或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F)<250mmHg或Fi02>0.5~0.6时,Pa02<50mmHg。(3)胸片为弥漫性透亮度降低或细颗粒阴影,多发性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肺水肿、毛玻璃样改变和肺膨胀不全等。二、NCPAP应用指征和禁忌证•禁忌症:•(1)心跳或呼吸停止;•(2)自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