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胰島素負責控制葡萄糖的燃燒․貯存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轉變為葡萄糖,從肝臟傳送到血液中,成為全身的能量來源。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一高,胰臟就會分泌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將葡萄糖送進細胞中,轉變為能量使用。另外,胰島素也可以將多餘葡萄糖轉換為三酸甘油脂,收藏在細胞裡面當作儲備能源。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會造成胰島素抗性若能量燃燒與貯存呈現均衡狀態,就不會有問題。但是長期的暴飲暴食造成營養過剩,或是缺乏運動,就會減少燃燒而增加貯存。這就是體脂肪囤積的原因。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會產生「胰島素抗性」降低胰島素的功用,使體脂肪加速囤積。暴飲暴食,缺乏運動,胰島素功能降低,三大因素合併造成體脂肪囤積。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內臟脂肪製造速度快,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囤積內臟脂肪的分解․產生速度都比皮下脂肪要快。雖然囤積快速,但要消除也很快。所以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可以漸漸累積內臟脂肪,當然也可以盡量將其消除。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會加速內臟脂肪囤積具體的高熱量飲食範例,就是攝取油炸物和肉類的脂肪、米飯麵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糕水果的糖分,蔬菜攝取不足,還有宵夜之類不規則的飲食習慣。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內臟脂肪存量就會突飛猛進。現代人的工作漸漸不需要用體力,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也是個大問題。工作不用運動,日常生活中也懶得運動,當然不能燃燒多少脂肪。這種生活習慣,造成了內臟脂肪囤積。新陳代謝症候群(一般也稱為內臟脂肪症候群)人體若擁有內臟脂肪這個禍首,再加上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危險因素,就稱為新陳代謝症候群。更可怕的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各個危險因素就算沒有嚴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引發嚴重疾病的風險依然不減。患有此症候群的人,進一步罹患心臟病、腦中風等致死疾病的機率,竟然比平常人多出三十倍以上。可以自行檢查有無新陳代謝症候群↓新陳代謝症候群是這麼來的細嚼慢嚥的習慣可以防止內臟脂肪型肥胖組織胺可以刺激飽足中樞,製造飽足感只要慢慢咀嚼,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組織胺的腦內物質,刺激飽足中樞。於是即使吃不多也會覺得飽,自然可以防止暴飲暴食。越嚼組織胺分泌量越多,同時刺激瘦身素分泌,更進一步控制食慾。每餐一定要吃到撐才罷休的人,請務必開始細嚼慢嚥。組織胺刺激交感神經,就會燃燒內臟脂肪組織胺還有刺激交感神經,使其活化的功能。囤積在腸繫膜周圍的內臟脂肪,是脂肪中受交感神經影響最大的脂肪。也就是說,交感神經運作越活躍,內臟脂肪分解越快。只要用餐時細嚼慢嚥,多分泌一些組織胺,就可以抑制食慾,同時刺激交感神經活動來燃燒內臟脂肪,可說是一舉兩得。減少碳水化合物是對抗內臟脂肪的秘訣升糖素可以促進能量消耗在飲食中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就會抑制體內血糖增加,減少胰島素分泌量。另一方面,體內會分泌更多促進能量消耗的激素——升糖素。升糖素可以有效燃燒體內的脂肪。想改善、預防內臟脂肪型肥胖,最大的秘訣就是「低碳水化合物」。多餘的糖分能量會轉變為脂肪囤積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吸收會分解成葡萄糖,送到全身作為能源。當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增加,胰臟就會分泌較多胰島素,將葡萄糖轉換為能量,並以肝醣的型態貯存於肝臟、肌肉、血液之中。人體會依據情況,將累積的肝醣當作能源使用,而剩下用不完的能源就會全部轉換成三酸甘油脂囤積在體內,也就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多吃蔬菜、海藻、大豆製品,養成抗脂肪體質維生素B2可以培養不易胖的體質蔬菜和海藻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食物纖維,是維持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食品。另外,黃豆製品所含有的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也應該每天攝取。想要打造不易囤積脂肪的體質,請多加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B2的紫蘇、香菜、菜豆等等。減肥中容易缺乏維生素,可以用香菇和納豆補充維生素B2可以促進酵素活動,加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速度。想要成功減肥,打造不易胖的體質,維生素B2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王牌之一。維生素B2是水溶性維生素,所以無法「貯存」於體內,目前推測成年男性一天的平均攝取量是1.2mg,女性是1.0~1.4mg,幾乎都能達到必須攝取量。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