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US高血糖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内分泌科蔡明江2017-8-8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准备:1、前三天以正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为主(米面)2、测试前一晚,正常时间进食晚餐,确保富含碳水化合物3、晚餐后少饮水或不饮水4、隔夜空腹12小时。•方法:1、先抽取空腹血,2、用200ml白开水化糖粉后口服,再用100ml白开水涮杯、漱口。•要求:•糖水及涮杯水在5分钟内饮完,其后三小时内不饮水、不进含能量的食品,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活动。糖耐量试验的正常值•空腹血糖:<5.6mmol/L(欧洲、美国、澳太标准)•服糖后30分钟:<7.8mmol/L•服糖后60分钟:<7.8mmol/L•服糖后120分钟:<7.8mmol/L•服糖后180分钟:大于空腹并接近空腹•服糖后240分钟:>3.9mmol/L•1997年糖尿病诊治指南诊断糖尿病标准解读•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30分钟:≥11.1mmol/L•服糖后60分钟:≥11.1mmol/L•服糖后120分钟:≥11.1mmol/L•服糖后180分钟:≥11.1mmol/L•(如服糖后180分钟<空腹血糖值并偏离空腹,为异常),糖尿病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7.0mmol/L•2、服糖后任意时间点:≥11.1mmol/L•3、随机血糖二次:≥11.1mmol/L•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中国非必须其它与血糖异常相关的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反应三个月血糖波动水平,正常值:<5.6%,若≥6.5%则考虑糖尿病.•果糖胺:反应二周血糖波动水平,正常值:<200umol/L,若>300umol/L考虑血糖异常,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尿糖:反应肾糖阈及一段时间内糖排泄状态,血糖>8.9mmol/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易在尿中被测出。•尿酮体:1、机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而以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给能量时。2、妊娠时,特别是妊娠反应、恶心、呕吐、饮食不正常时。3、儿童偏食,导致营养不良时。4、肝功异常,酒精肝及肝硬化时出现。血酮与尿酮区别•酮体由B羟丁酸(78%)、乙酰乙酸(28%)、丙酮(2%)•血酮测的是B羟丁酸•尿酮测的是乙酰乙酸、丙酮(应用开搏通、Vit-C可出现假阴性)•尿酮体转阴迟于血酮消失酮体之间关系血酮仪血酮<0.3mmol/L,正常/尿酮体-≥0.3mmol/L,异常/尿酮体±≥0.5mmol/L,异常/尿酮体+≥0.7mmol/L,异常/尿酮体++≥3.0mmol/L,异常/尿酮体+++生化血酮≥3.8mmol/L与CHO-3<18mmol/L平行生化仪测的血浆B羟丁酸与血酮仪测的毛细血管血B羟丁酸二者差值0.49mmol/LIFG和IGT:血糖调节异常的中间状态<5.67.0DMDMNGT正常血糖必须药物干预治疗IFG7.811.1IGR<6.1Diabetescare2005;28(1):S37~S42空腹血糖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mmol/lIGT糖耐量状态分类DiabetesCare,2004,27(Suppl1):s5一S10Thirdcriterion:³200mg/dLcasualplasmaglucose(regardlessoftimesincelastmeal)plussymptomsofdiabetes(polyuria,polydipsia,unexplainedweightloss)IFT、IGT的诊断应根据3月内两次结果,用平均值判断=RGT低血糖•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状态;血糖降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糖症。•非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低血糖特殊现象•当血糖下降速率>30%/h既使血糖>4.6mmol/L时也可出现症状性低血糖•部份反复发作低血糖患者或老年患者血糖值<2.8mmol/L也可不出现低血糖表现---称无症状低血糖。•当血糖<4.6mmol/L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被生理性抑制。空腹低血糖•空腹低血糖是一种可造成死亡的严重情况,其病因甚多,常致混乱。空腹低血糖可由于肝脏产生葡萄糖的速率减低,或是葡萄糖的利用速率增加所致。根据低血糖时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并据此将病人分为两组:胰岛素分泌被抑制的病人和胰岛素分泌不适当增加的病人。•发生时间为早空腹或进餐前与进餐时。按功能分类低血糖一一、器质性(吸收后、空腹期)低血糖症•(一)胰岛素瘤:诊断依据:①Whipple三联症存在(见病史);②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放免法,IRI)>30mU/L(甚至160mU/L);③发作时血糖<1.6mmol/L(30mg/dl),胰岛素敏感指数高IRI>6mU/1(正常人低血糖时胰岛素分泌停止)④胰岛素释放指数>O.4,⑤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类似物(PLC)值超过所测胰岛素浓度的25%。定位诊断借助于B型超声、CT、MRI、ECT等。•(二)内分泌性低血糖症•1.垂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