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标准与模式探讨*张婷,吴慧,卞海林,尹存林,成美,祁峰**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盐城224001为了规范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2010年2月卫生部发布实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指出:“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1]。目前医疗机构进行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点评大多依据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TheUniversityHospitalConsortium,UHC)制定的关于《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溶液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3]和北京市卫生局组织制定的《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2],但国内的指南并不够详尽,在处方点评过程中仍有很多困惑。因此,在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点评方面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1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的必要性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中提取的,可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主要用于大面积烧伤24h后、急性创伤性休克、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腹水、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的治疗,是临床急救的一种特殊药品。由于国家对血液制品实施监管后,血浆供应减少,导致人血白蛋白紧缺,供不应求。医疗机构中一些人血白蛋白的不合理应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促进疾病发展,如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可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多,大量蛋白尿加重肾小球上皮细胞和小管-间质损伤。因此,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依据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3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的重点和难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4]。针对使用人血白蛋白的医嘱点评,应重点关注适应症是否适宜、用法用量是否适宜、疗程是否适宜、联合用药是否适宜等。本课题组根据上述指南对2014~2015年上半年我院使用人血白蛋白的233例医嘱进行点评,其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的难点、模式和评价的具体标准,促进临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应用人血白蛋白的医嘱进行点评,对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不适宜处方的界定标准和处方点评模式进行探讨。结果:针对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立适应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以及点评标准。结论:人血白蛋白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具体标准及专项点评模式需不断完善,以进一步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关键词人血白蛋白;医嘱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806(2016)01-069-04基金项目江苏省药学会奥赛康临床药学基金科研项目(201314)通讯作者祁峰,男,主管药师E-mail:feng_wa@163.com收稿日期2015-11-19修回日期2015-01-28***药学与临床研究PharmaceuticalandClinicalResearch合理用药69DOI:10.13664/j.cnki.pcr.2016.01.018中适宜处方数64例,不合格处方和争议处方169例,占比72.5%。我们发现北京地区的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指南不够详尽,如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参照了说明书中的诸多适应症[5-7],并未详述。就这类问题着重讨论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适应症是否适宜。3.1人血白蛋白适应症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规定其适应症包括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防治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分流术、烧伤和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3.2人血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