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2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营养支持、机械通气和持续性血液净化(CBP)已成为现代医学救治危重症的三大法宝,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都日趋完善,已被称为21世纪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3临床营养支持的作用减少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伤组织控制感染促进机体康复4第一节概述一、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内分泌改变与糖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代谢紊乱维生素代谢的改变胃肠道功能改变5创伤/感染创伤/感染内分泌改变与糖代谢紊乱内分泌改变与糖代谢紊乱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代谢紊乱维生素代谢改变胃肠道功能改变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代谢紊乱维生素代谢改变胃肠道功能改变胰岛素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儿茶酚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6第一节概述二、营养状态的评定营养评定–通过人体组成测定、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评估营养不良所致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疗效的方法。71.1.人体测量:人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腰围、臀围等厚度、上臂肌围、腰围、臀围等体重体重(kg)(kg)=×100=×100%%体重体重实测体重实测体重标准或平时体重标准或平时体重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状况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状况%标准值%标准值营养状况营养状况>90>90无营养不良无营养不良80~9080~90轻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60~8060~80中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60<60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二、营养状态的评定二、营养状态的评定81.1.人体测量:人体测量:体重改变体重改变((%%))=×100=×100%%体重改变体重改变通常体重通常体重--实测体重实测体重通常通常体重体重二、营养状态的评定二、营养状态的评定近近33周体重减轻周体重减轻≥≥5%5%基础体重基础体重//近近33个月个月体重减轻体重减轻≥≥10%10%基础体重;提示负氮平衡基础体重;提示负氮平衡9v1.1.人体测量:人体测量: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BMI))BMI=BMI=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18-2518-25:正常:正常>30>30:肥胖:肥胖<18<18: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二、营养状态的评定二、营养状态的评定10三头肌皮皱厚度三头肌皮皱厚度(TSF:mm)(TSF:mm)上臂肌围上臂肌围((AAMC:cm)MC:cm)代表全身肌肉的状况。代表全身肌肉的状况。AAMC(cm)=MC(cm)=上臂围上臂围(cm)-0.314×TSF(cm)-0.314×TSF112.2.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生化及实验室检查蛋白质测定蛋白质测定①白蛋白①白蛋白(ALB)(ALB):半衰期长,约为:半衰期长,约为2020天。天。②转铁蛋白②转铁蛋白(TRF)(TRF):肝脏合成的:肝脏合成的ββ球蛋白,具有运输铁球蛋白,具有运输铁的作用,半衰期的作用,半衰期88天。天。③视黄醇结合蛋白③视黄醇结合蛋白(RBP)(RBP)、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TR)(TTR)::半衰期短,约半衰期短,约1-31-3天。天。二、营养状况的评定二、营养状况的评定122.2.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生化及实验室检查二、营养状况的评定二、营养状况的评定肌酐肌酐//身高指数身高指数(CHI)(CHI)从肾脏排泄的肌酐量和体内肌肉量直接相关。从肾脏排泄的肌酐量和体内肌肉量直接相关。肌酐身高指数(肌酐身高指数(%%))==2424小时实际排泄肌酐量小时实际排泄肌酐量(mmol)(mmol)×100×100%%标准标准2424小时尿肌酐排泄量(小时尿肌酐排泄量(mmol)mmol)(由标准量表查得)(由标准量表查得)132.2.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生化及实验室检查二、营养状况的评定二、营养状况的评定动态评定--动态评定--氮平衡测定氮平衡测定氮平衡氮平衡=24=24小时摄入氮量–小时摄入氮量–2424小时总氮丧失量小时总氮丧失量2424小时总氮丧失量=小时总氮丧失量=2424小时尿内尿素氮+小时尿内尿素氮+3g3g非尿素氮非尿素氮氨基酸谱氨基酸谱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及非必需氨基酸(NEAA)。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