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国内外指南情况中医风湿病指南(临床路径)中医指南存在的问题基于AGREE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研究宇文亚,王永炎,吕爱平等.基于AGREE的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04:596-600.风湿病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性质量很低项目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立项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立项时间:2016年1月指南立项S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工作会议风湿病分会主导,26家单位,近60名专家参与,通过四次工作会议,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草案)。定稿会专家论证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西医专家,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草案)》进行了论证考核,指南获得了评审专家的全票通过。根据评审专家意见,对指南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上报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已于2017年7月12日发布。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方式:包括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手工检索:古籍文献,重要的过期期刊,以及发布的标准化文件和出版物。电子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确定文献检索来源: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源主要为国内外常用的医学数据库和业内公认的、权威的医学文献资料。中文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WANFANG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外文数据库主要有:MEDLIN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用于相关指南的检索、考克蓝图书馆(CochraneLibrary)用于系统综述、meta分析等文献的检索。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无法采用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方法推荐的临床问题文献检索内容为:已公开发布的“指南”、“共识”、“临床路径”、“古今专家经验”、“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等与此问题相关的中医药推荐意见。中文文献:4671篇英文文献:275篇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为1987年ARA或2010年ACR/EULAR分类标准;干预措施为中医药疗法,包括中药汤剂、单味药、中药单体、中医非药物疗法等单用或与西药联合应用;对照措施为西药免疫抑制剂单用或联合使用;既往颁布的RA指南、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RA治疗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研究设计类型:不做限定。排除标准: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均为中医药疗法。中文文献:1136篇英文文献:73篇专家共识的实施遴选的共识成员:包括风湿病临床一线专家:中医医师、西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方法学专家;循证医学专家;患者;医疗管理人员;药学专家;护理人员。推荐强度:根据文献证据,制作指南推荐意见调查表,采用面对面专家打分法,逐条确定推荐意见及强度,在共识过程中,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的80%,则为推荐使用;推荐人数在>60%且≤80%,则为有选择推荐使用。专家共识的实施:第一轮主要针对指南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二轮主要对基于证据评价的所有治疗措施进行评价;第三轮主要针对药物的适用范围进行评价;第四轮治疗策略进行评价。经过四轮德尔菲法,以及广泛征求意见之后,达成专家共识。指南内容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西医诊断辨证论治中成药选择外治疗法预防调摄治疗推荐编写引言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为“尫痹”。《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编写是在基于符合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通过30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检索、梳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经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专家的广泛论证而形成。本指南在于规范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全面提高中医风湿病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促进与国际学术发展接轨。证据推荐级别及证据水平证据推荐级别及证据水平,参照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标准)•推荐强度:强推荐(推荐使用)、弱推荐(有选择推荐使用)•证据质量:A(高)、B(中)、C(低)、D(极低)。•因所纳入的研究异质性过大,无法进行meta分析,故只进行了单一研究的GRADE评价分析•对于GRADE的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