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让其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一篇精读课文。“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童话故事有很浓的兴趣,好奇心极强,但是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而且独立,他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是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容易盲从盲听。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合作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难点为: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合作探究:人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果葡萄、狐狸兔子松鼠猴子动物图片、胶布。八、教学过程:一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师手拿一串葡萄:你猜这串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师相机板书:酸(你们瞧酸字的右边多像吃了酸东西后眯眼皱眉的样子呀)甜(舌头舔舔甜甜的甘蔗)师:你能确定是酸的还是甜的吗?(在“酸的”和“甜的”下打上问号)现在也有几个小动物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也在谈论着葡萄酸和甜的问题,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七课《酸的和甜的》(师补充完整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识记生字(一)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边看课文插图边读文。2注意读准字音,划出难读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二)突破词句难点,识记生字:1句一: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指名认读红色标出的词语。提醒后一个“串”和“萄”读轻声。用事物的样子帮助识记“串”、“葡萄”这三个生字。自由读句子。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2句二: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指名认读红色标出的词语。提醒“狐狸”的“狸”读轻声。指导用“偏旁归类识字法”识记“狐狸”,用“加一加识字法”或“字义识字法”识记“硬”。(男女生比赛读句子。)3互助合作读句子。将自己划出的其他觉得难读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互助读通顺。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1再读课文,思考:故事中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2生依次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师贴动物图。3指导学生将这几个动物连起来说一说。四质疑想象朗读感悟(一)品味狐狸1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狐狸摘葡萄的句子。2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师:你真棒,“转来转去”的“转”字读得真准。你能转个圈儿给大家看看吗?师:“转”是个多音字,意思是绕着圈儿转的时候就读“zhuà”。指导读词读句。师:谁能来表演表演狐狸摘葡萄的样子?指名表演,其他同学读句子。全班同学边做动作边读。师:狐狸费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