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训练药师药剂学基本知识8(总分:145.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39.00)1.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分数:1.00)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肠道蠕动C.循环系统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胃排空速率解析:2.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分数:1.00)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解析:3.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内注射后()(分数:1.00)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E.用度皆不变化解析:4.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分数:1.00)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E.吸收速率常数Ka大解析:5.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分数:1.00)A.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B.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C.有生理学意义D.个体血容量E.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解析:6.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D.与病理状况无关E.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解析:7.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哀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分数:1.00)A.1.5h-1B.1.0h-1C.0.46h-1D.0.23h-1√E.0.15h-1解析:8.某药物的t1/2为l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分数:1.00)A.0.05小时-1B.0.78小时-1C.0.14小时-1D.0.99小时-1E.0.42小时-1√解析:9.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分数:1.00)A.l/2B.1/4√C.1/8D.1/16E.1/32解析:10.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分数:1.00)A.12.5hB.23h√C.26hD.46hE.6h解析:11.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μg/mL(已知t1/2=4h,V=60L)()(分数:1.00)A.0.153√B.0.225C.0.301D.0.458E.0.610解析:12.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小时,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分数:1.00)A.12.5hB.25.9h√C.30.5hD.50.2hE.40.3h解析:13.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分数:1.00)A.1~2个半衰期B.3~5个半衰期√C.5~7个半衰期D.7~9个半衰期E.10个半衰期解析:14.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分数:1.00)A.绝对生物利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C.静脉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E.参比生物利用度解析:15.关于药物制剂配伍的错误叙述为()(分数:1.00)A.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B.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C.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D.药物配伍后由于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相互影响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E.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的配伍称为配伍禁忌解析:16.药物配伍后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不包括()(分数:1.00)A.吸附√B.还原C.分解D.氧化E.聚合解析:17.下列属于物理配伍变化有()(分数:1.00)A.变色B.分解破坏C.疗效下降D.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E.产气解析:18.下列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分数:1.00)A.变色B.分解破坏疗效下降C.发生爆炸D.乳滴变大√E.产生降解物解析:19.下列为物理稳定性变化的是()(分数:1.00)A.剂吸潮√B.片剂中有关物质增加C.维生素C片剂发生变色D.药物溶液容易遇金属离子后变色加快E.抗生素配制成输液后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解析:20.下列为药物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变化的是()(分数:1.00)A.颗粒剂吸潮B.片剂溶出度变慢C.片剂崩解变快D.片剂的裂片E.制剂中有关物质增加√解析:21.下列为物理配伍变化的是()(分数:1.00)A.变色B.分解破坏C.发生爆炸D.有关物质增多E.潮解、液化和结块√解析:22.下列为化学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