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2、品析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3、体会游园情趣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教学重点:品析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二、检查预习鉴赏jiàn轩榭xiè丘壑hè嶙峋línxún镂空lòu斟酌zhēnzhuó着眼zhuó琢磨zhuómó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三、画鱼骨师:通过预习,大家发现文中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内容集中于2—9小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画“鱼骨图”,理清文章结构。小结:这幅鱼骨图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本文的结构,由总到分,有主有次。体现出了文章的结构美。(板书:结构美)四、品鱼肉师:文章的结构相当于鱼骨,那鱼肉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文本,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板书:语言美)1说准确性师:本文是一篇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美文,说明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社么?(准确性)(板书:准确性)老师已经从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请大家来看一看这几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2、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3、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4、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5、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恰当地运用副词,准确地运用数词。2品生动性1、说一说师:本文不仅语言准确,而且十分生动,文中很多的句子读起来都让我们能感受到苏州园林之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6小节,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苏州园林怎样的美?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板书:生动性)举例: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这句话中的“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表现出了苏州园林的艺术美。2、写一写师:我们刚才的交流是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了我们感受到的美,美仅用概括是不够的,其实文章中的很多句子激发了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在读到“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的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时,我仿佛漫步在苏州园林那交错相连的粉壁长廊间。白色的粉壁在阳光下清亮而又明净,青色的瓦片砌成的各色镂空图案别具一格,雕窗外青树绿竹、碧叶红花掩映其间。回廊曲曲折折而无依无遮,唯红木栏杆与芊芊碧草相映成趣,精致更见幽深了。下面请大家挑选最有感受的句子,拿起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摹这些句子在你们脑中浮现的画面。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本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精挑有表现力的词语,巧用形象传神的修辞。3感情意性师:我们应该感谢叶圣陶先生,让我们每一个阅读者无论阅读哪一个片段都仿佛身临其境,得到了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你们知道叶圣陶是哪里人吗?请大家读注释①,发现其中还提供了什么信息?苏州园林就是他萦系着不能割舍的地方呀!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和9小节,你能读出作者的那份眷眷深情吗?(板书:情意性)师: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这种情感来的呢?五、作业阅读凤章的《美丽的苏州园林》,用今天所学的方式赏析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情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