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关于教法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二年级学生,要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继续提高比较复杂的记叙能力。如何扣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进行《天山景物记》这篇课文的教学呢?我认为应当突出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天山景物记》是现代作家碧野写的一篇情文并茂的游记散文。作者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年,曾先后两次去新疆深入生活,本文便是写的这一时期的亲身见闻。作者细腻入微地描绘了天山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热情地歌颂美丽富饶的祖国边疆和边疆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样的课文,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教材,又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的范文。本文的教学,可着眼于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即从语言形式和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借鉴的能力,即在分析的基础上,学习怎样去写景状物,选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基于上述考虑,这一课的教学步骤可做如下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过编列提纲,研究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准确地理解中心思想。教学步骤: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文章的思想内容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结构,而结构好又是由思路的清晰严密决定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把旅行和游览中得到实际材料和印象组织、串联起来,就必顺将它们进行一番艺术加工。本文作者的思路大致是这样的:全文以“导游者”的口吻,向读者描述天山美丽的景物。首先以亲切的询问开头,唤起人们对天山的向往;接着便以“进天山”为主线,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天山最有特色的景物;最后,以“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作结,再次唤起读者对天山的向往。根据这样的思路,作者是怎样安排记叙层次的呢?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朗读课文,然后钻研教材,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指导学生列提纲,可以做以下几点提示:1.从课文的内容看,全文可分成几个部分;2.分析正文各节小标题,着重研究每部分的题材重点;3.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每部分的层次的要点。(在方法上以学生看书、做练习为主,教师可选一两个部分示例,进行指导。)本文的结构提纲可列为:结尾: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天山的恋念之情。通过编列提纲,引导学生研究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准确地理解这篇游记的中心思想:通过对天山景物的细腻、生动的描写,热情地歌颂美丽富饶的祖国边疆和边疆人民的幸福生活。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做练习,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景和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的写法。教学步骤:(一)按照编列的提纲,让学生就某一节或某个问题,口述课文内容,要求抓住要点,条理清晰,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订正结构提纲,分析各节小标题,说明文章的题材是经过精选的。天山极大,景物极多,作者选取了天山最有特点的景物加以描绘:①奇丽的风景;②珍贵的特产。(三)这篇游记既抓住了有特点的景物,又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试以第三节为例,加以说明。先朗读课文,然后在书上划出关键句子,最后做书面练习。书面作业:课文的第三节里,介绍了天山特有的四种生物,试用课文中有关语句说明作者都是抓住这些生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口头作业:作者善于抓住同一类事物各不相同的特点来写景状物,朗读课文第四节,说说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天然湖和果子沟的?参考答案:作者抓住了天然湖的幽静和果子沟的富饶的突出特点,这两个方面正是区别于其他地方一般“湖”、“沟”的独特之处。(四)作者在本文里是写旅游天山的见闻,处处都有奇丽的美景,处处都有富饶的物产要表现的内容确实非常丰富。如果材料组织安排不当,就容易写得松散,然而作者却按着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口头作业:从全文看作者按照什么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分析结构提纲,然后回答。)参考答案:从全篇来看,以空间的变化为主线,一般是从山的外围写到深处,从山的全景写到局部,从山的高处写到低处。按照导游行程,将零散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