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多选题福禄倍尔为儿童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恩物”,是将_____融为一体。A:玩具B:教具C:教法D:教材E:活动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ABD【解析】福禄倍尔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一一“恩物”。故选ABD。2、单选题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场景,属于_____。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3、单选题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_____。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来看,偷东西是因为抓住了会挨打,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因此是前习俗水平。4、单选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_____。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5、单选题3个苹果加2个苹果,幼儿回答是5个苹果,但对于“3+2=?”幼儿往往不能回答,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_____特点。A:经验性B:情绪性C:具体性D:形象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可以说出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但“3+2=?”却感觉到困难,这说明幼儿的思维是和他们的具体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6、单选题_____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学习的是“治人之术”而不事稼墙,劳动人民无权入学,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与生产劳动没有关系。所以,本题选B。7、单选题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_____原则。A:开放性B:经济性C:发展适宜性D:参与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解析】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而不能盲目攀比,追求形式,要少花钱多办事,这体现了经济性原则。故选B。8、简答题举例说明幼儿游戏的特征和教育作用。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游戏的特征是游戏本质属性的表现。我国教育工作者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游戏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生理方面,儿童的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对活动有兴趣,他们有活动、认识事物、操作物体及反复练习的需要。从心理方面而言,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儿童可以自由地活动。且游戏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是由儿童的直接需要产生的。(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影响。因此,儿童的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过程。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当然,成人在设计、指导游戏时,也可给游戏外加一定目的,如通过在游戏中扮演医生,培养儿童关心别人。但并不需要儿童在游戏中明确这个目的,追求完成这一目的。儿童的兴趣仍在于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4)游戏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