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中信息技术《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事。2.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措施及信息安全产品。3.了解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4.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形成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爱护计算机、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感悟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信息安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信息安全及维护措施。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观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教学或活动过程:导入:阅读课文三个案例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案例,说说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2、思考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维护。通过问题讨论引入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1、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网络在政府、军事、经济、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交通通信、能源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阻碍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加密、防黑客、反病毒等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了法律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包括的内容很广。课文通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一些维护措施。问题:①学生可参照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佐证。2、信息安全产品的介绍。主要有: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这部分教师可展示一些产品的图片或实物进行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个感性的认识。计算机病毒及预防问题与方案:阅读计算机病毒案例、演示病毒发作现象,引导完毕,用放课件的形式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学生活动:每5杀毒软件并不能让你高枕无忧,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杀毒软件做得再好,也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毒,它们对新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而新的病毒总是层出不穷,并且在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得也极为迅速。教师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行为;预防计算机犯罪的方法。小结: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