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二中高中信息技术《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打开文档;2、掌握选定文本的几种方法;3、掌握剪切和复制的两种方法;4、掌握“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5、学会删除字符;6、掌握查找和替换的方法;7、掌握几个常用快捷键的使用:shiftF2Ctrl+C、Ctrl+X、Ctrl+V、Del等键。二、能力目标1、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教学重点:1、文档的打开;2、文本的删除;3、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4、查找与替换的应用。教学难点:1、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2、查找与替换的应用;3、用“剪贴板”和不用“剪贴板”实现复制与移动的区别。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2、讲练结合法3、自学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言:用课件呈现一篇我修改过的论文。教师提问:这篇文稿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在计算机上修改文稿就不同了,在WORD中修改文稿效率高,修改后的文稿不会影响版面的效果,毫无修改过的痕迹,从而保持了文档的完整与美观。教学环节一: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1:利用文件菜单打开D盘上的文件夹“文字名篇选”中的WORD文件“荷塘月色.DOC”。任务2: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打开一篇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教师进行纠错、小结:1、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讲评。2、总结打开文档的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第一种方法:a、选择命令菜单“文件”中的“打开”;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c、设置“文件类型”;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第二种方法:a、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图标“打开”按钮b、设置“打开”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c、设置“文件类型”;d、在文档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它,后再单击“打开”按钮教学环节二: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3: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学生示范:选定文本(用鼠标左键的方法)。教师进行纠错、小结:(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用课件总结方法)(1)、在正文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所扫过部分的文字即成为被选定的文字;(2)、将鼠标移至页左边的空白处(亦称文本选择区)上单击左键,可选中一行;(学生观察鼠标左键的变化)(3)、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左键上下移动,所经过的行即成为被选定的内容。(4)、将鼠标移至段落左边空白处,双击左键,则该段落被选定。(5)、将鼠标移至页左空白处,按住Ctrl键单击左键,则选定整个文档。(6)、按住Alt,同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这样可以选定鼠标扫过的矩形区域。撤消选定的方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或按一下移动光标的键,所作的选定即被撤消。教师:选定文本单独使用是没有意义的,选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选中的文本进行操作,在编辑文本时,我们一定要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教学环节三: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4:移动练习学生示范:(提高层)教师小结:(用课件显示移动的操作方法)(1分钟)方法一:(用键盘操作)A、选定要移动的文本。B、按下F2键,(学生观察状态栏上的显示内容:出现“移至何处?”)。C、移动插入点(学生观察插入点的形状)到目标处。D、按下Enter键。方法二:(用鼠标操作)A、选取要移动的文本。B、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Ctrl+X)。C、将光标定位在目标位置上。D、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Ctrl+V)。教师活动:呈现任务:任务5:复制。教师示范:复制文本(用键盘操作)。学生活动: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完成任务5。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复制文本的其它的方法?学生示范:(用鼠标操作)(提高层)A、选取要复制的文本。B、将指针指向所选取的文本,这时,指针变为指向左上方的空心箭头。C、按下鼠标左键,随之出现一个小的虚线框和虚线光标。D、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鼠标将虚线光标移至目标位置,放开鼠标及Ctrl键。教师纠错、小结:方法一:(用键盘操作)A、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