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西部城镇化的启示●梁德阔(云南民族学院社会学系,云南昆明650000)内容提要:通过对美国、日本、意大利、巴西等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历史透视和经验教训总结,对我国西部城镇化得出五点启示,供决策参考。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验教训西部城镇化启示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3)03-0042-03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适时开发欠发达地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推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大步骤。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城镇化为重点,了解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实践及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西部城镇化提供有益的启迪。一、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透视美国的西部开发与城市化同步,它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利用西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全面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48年至80年代末采矿业的兴起与发展。美国西部开发与矿业开采密不可分,淘金热开启了西部城市化大门。1848年加利福尼亚萨特锯木场发现的几块黄金碎块,触发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淘金热潮。第二个时期是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达到高潮的兴建铁路、沿线建市。1969年,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联合太平洋暨中央太平洋铁路”通车。在其后的20余年里,先后又有4条横穿大陆的铁路干线建成。第三个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末城市经济的形成与农业垦殖的全面展开。旧金山一直是西部经济体系的中心,整个西部的商业几乎都围绕旧金山进行。除此之外,西部还形成了像丹佛、落杉机、西雅图等地区性中心城市。城市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华盛顿等州,农业垦殖相继展开,并取得重大成就。英国开发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实施区域开发政策,其基本方针是把失业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地区确定为需要援助的特别地区,然后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这些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最早的解决办法是1928年成立的“工业迁移委员会”,鼓励工人从失业多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1934年政府颁布“特区法案”,对4个失业率高的地区进行援助。1940年,英国工业人口地理分布皇家委员会的特区委员向政府提交了著名的“巴洛”报告,提出“工业合理配置”的概念,1944年获得通过。1945年《工业分布法》颁布,鼓励企业迁移到开发区,借以增加落后地区就业机会。1975年,通过工业法案,政府在主要援助区建立开发机构,这些机构以购买公司股份方式支持企业投资。1979年,提出“选择性地区援助”,援助资金集中在失业率最高的地区。1984年,英国又调整区域政策,一是发展补助和选择性援助;二是资金补贴;三是迁入企业可得到资金补贴;四是给服务业以地区性补贴。意大利经济是南方落后北方发达,意大利政府开发南方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1950~1957年,这个阶段国家对南方开发的重点是农业和基础设施,目的是增加农业投入和为南方的工业化创造条件,并缓解失业人口的压力。1950年成立了意大利南方开发银行,即著名的南方基金局,接受政府拨款并进行开发投资。(2)1958~1965年,这个阶段国家对南方开发的重点转向推进南方的工业化进程,奠定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时开发基金的70%用于工业,采取区域开发战略。(3)1966~1975年,这个阶段国家对南方开发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同时促进该地区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4)1976年以后,这一阶段国家对南方开发的重点是发展南方的中小企业,改善其技术设备,改变单纯依靠大企业促进南方的工业化并仅局限于区域开发的作法,使南方的工业企业地方化和普遍化。在日本看来,他们后进地区是山区和一部分人口过疏地区,为了振兴这些地区经济,从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先后制定了《山村振兴法》和《过疏地域振兴特别措施法》,来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开发。振兴目标涉及到以下内容:(1)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2)生产用道路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3)防止水土流失和国土保护建设;(4)卫生福利、文化设施建设;(5)强化中心村庄以及培育适度规模村庄的建设。1961年,日本制定了《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1962年又制定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这两部法律实际上是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