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方式:根据你所学知识,将右侧图片拖动到左侧框内。槟榔肝肺出血性梗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贫血性坏死肾压迫性萎缩心肌凝固性坏死血管内混合血栓足干性坏疽肺内的转移癌(肉眼观)乳腺癌(蔓延到皮肤,肉眼观)肺癌(中央型,肉眼观)-换图肺气肿(镜下观)高血压病脑出血(内囊出血,肉眼观)冠状动脉硬化(3级,镜下观)溃疡病食道癌(髓质型)粥样斑块(肉眼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纤维空洞葡萄胎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第三章病例与分析病例:患者,男,56岁。因患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入院,于入院后一周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一直安静卧床休息,遂出现轻度右下肢胀痛,病情稳定,恢复较好。术后7天拆线,患者下床去厕所,突然晕倒,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所见: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恶病质。心脏冠状动脉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肺脏:剖开肺动脉系统,可见一大的血栓栓子阻塞于肺动脉主干。分析:运用本章知识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加以解释。(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关键词:凝血因子增加、呼吸循环衰竭、卧床、血栓形成并脱落、癌细胞、下肢深静脉、凝固性升高、血流速度变慢、肺动脉主干栓塞、猝死1.患者死因:患者是由于右下肢1,致2,患者发生3而4。2.死因分析:患者患肺癌,5可释放出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患者手术后大量失血,血液中6,并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使血液7,而易于黏集,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安静8休息,使9,又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因为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考虑血栓来源于右下肢静脉,并且肺动脉栓塞95%以上血栓栓子来自10。(每空1分,共10分)正确答案:①血栓形成并脱落②肺动脉主干栓塞③呼吸循环衰竭④猝死⑤癌细胞⑥凝血因子增加⑦凝固性升高⑧卧床⑨血流速度变慢⑩下肢深静脉第9章病例与分析病例:患者,女,因交通事故被公交车撞伤腹部50分钟后入院就诊。查体发现,腹腔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血液,血压54/38mmHg,脉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输血800ml,并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800ml,逐进行脾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给予输血、输液2500ml。术后给予5%Na2HCO3600ml,并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6小时后,血压恢复到90/60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分析:本病例属于哪种类型的休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关键词:剧烈疼痛、休克期、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严重创伤、代谢性酸中毒、失血性休克、血管壁平滑肌、血钾1.休克类型:1。2.发生机制:是2造成3,4引起体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因此进入5。3.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6,有助于改善7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8浓度。正确答案:①失血性休克②严重创伤③短时间内大量失血④剧烈疼痛⑤休克期⑥代谢性酸中毒⑦血管壁平滑肌⑧血钾第11章病例与分析病例:患者,男,40岁。半年来心慌、气短、头晕、食欲缺乏,并逐渐加重。有15年高血压病史。查体见面色苍白;心率100次/分,叩诊见心界向左扩大;肺部可听到散在湿性啰音;血压170/110mmHg;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X光检查显示肺脏淤血。分析:试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并分析其发病机制。(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关键词:高血压病史、心功能不全、肺脏淤血、左心衰竭、左心室肥大、湿性啰音、心界1.可能的诊断:1。2.发病机制:患者有心慌、气短,心率增快(100次/分),提示出现2;叩诊见3向左扩大,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提示该患者可能为4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心慌、气短,肺部可听到散在5及X光检查显示6,进一步支持该诊断;7可能为其原因。正确答案:①左心衰竭②心功能不全③心界④左心室肥大⑤湿性啰音⑥肺脏淤血⑦高血压病史28.答题要求:将关键词正确填在空格处第12章病例与分析病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