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目标:(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知道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意义。(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曲折。以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1)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2)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红军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3)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以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2)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认识。学习方法:导学法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阶段:1、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919-1924年)2、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4、抗日战争(1937-1945年)5、解放战争(1946-1949年)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1919---1924年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五四运动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时间:1919.5.4---6.28主力:北京学生-------上海工人领导: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主要口号:(1)“誓死力争,还我青岛”(2)“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3)“废除二十一条”(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内容:(1)党纲:奋斗目标(2)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3)领导机构:中央局(4)领导人:陈独秀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二、1924---1927国民大革命1、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1924.5地点:广州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人: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等意义:培养了大量军政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三、1927---1937年土地革命1、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国民革命军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毛泽东等工农革命军意义: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3、红军长征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目的:战略转移,北上抗日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过程:瑞金、湘江、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陕甘革命根据地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核心、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胜利: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意义:粉碎企图、保存力量、转危为安反馈练习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