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集备内容第1课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五、教学内容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二、中英《南京条约》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3、根据课本“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能力目标: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德育目标: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以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三、教学难点:以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熟悉又陌生的,教师可利用课文导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圆明园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火烧圆明园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程。五、教学内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1.英法——火烧圆明园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