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20课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20课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20课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20课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19、20课集备内容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2、能力目标: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二、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五、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状元事业家张謇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2、简述101页“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提醒学生运用“提炼法”: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火车、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2、能力目标: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3、德育目标: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功不可没二、教学重点:以新课标制定是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三、教学难点:以新课标制定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四、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另外,由于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学生查阅资料较便利。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尽量查找资料自学。五、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有线电报)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2、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3、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4、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申报》)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6、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20课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