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自备补充集备补充复习巩固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情境导入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成什么样的像?为什么会不一样?可能是物距不同课堂活动1.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2.猜想:3.设计实验:器材:凸透镜(f在10~20cm)、蜡烛(研究烛焰的像)、光屏、刻度尺(或用光具座)4.进行实验:(1)测凸透镜的焦距:f=(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u>2f),课堂活动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u、v。记录数据。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u=2f,2f>u>f),观察像的变化,测出u,v.记录数据。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u=f),光屏没有像,将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u2f,像与物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像与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像与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不成像。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