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光的色散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白光是复色光;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及三原色的组合后的颜色,了解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颜料的混合,感悟多彩的世界。“想想做做”中分解太阳光及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重点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及颜料的三原色。难点做好光的色散实验、透明体的颜色实验及不透明体的颜色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光盘、泡泡水、多媒体课件、调色盘、颜料学生准备书、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自备补充集备补充复习巩固光的折射定律、光经过三棱镜后作出光路图情境导入播放录像。(包括早晨日出、雨过天晴出现彩虹等)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提问学生有没有想过阳光是什么颜色,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作图:三菱镜,玻璃砖,基本的画折射课堂活动1、探究光的色散【演示实验】实验器材:光源、三棱镜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请同学仔细观察白屏上的光带(红、橙、黄、绿、蓝、靛和紫)白光有七色光组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补充彩虹成因。怎样观看彩虹?课堂活动2、探究色光的混合学生活动:用手中的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实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教师总结: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3、探究物体的颜色【多媒体演示实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色散成七种色光。①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只留下红色,其他色光都被玻璃吸收了。学生亲自观察并得出结论。依次用蓝色玻璃、绿色玻璃做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得色光决定。②如果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只有被红光照亮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都是暗的。同样换成其他颜色的纸,重复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各种,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生活中彩虹、光盘提问,若将蓝玻璃放在白屏前,白屏上还能看见红光吗?学生总结纸要厚些颜料三原色不常用色散实验,不同颜色光偏折能力不同,紫光偏折能力最强阳光分解后变成七色光,但我们看见的远比这七种颜色色彩丰富,怎么回事?无色透过所有色光知识运用基础训练1、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2.色光的三原色是__红绿蓝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红_、黄__蓝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_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它所透过的色光__决定的,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_绿___色,白光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白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红____色.能力提升一个热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他想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原因,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上了绿色的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会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你猜测他能成功吗?学生小结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透明体及不透明体颜色的奥秘课堂检测见小卷分层作业A夯实基础B能力突破板书设计2.5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二、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课后反思色散与后面光谱联系紧密,七色光按这种顺序排列就是光谱,而“色散”只是一种现象。色散实验由于天气原因没及时做,后面应该补上,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生活也充满热爱。